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朱有燉系明初宗藩作家,在文学、艺术等诸多方面皆有成就.近代百余年间,朱有燉研究并不景气,杂剧遭到批判,散曲、诗歌无人问津,书画成就也为人冷落,与明清两代对其评价形成鲜明对比.朱有燉研究中存在的诸多误区,归根结底在于对其生平的隔膜与生疏,因此,厘清朱有燉生平是当务之急,也是改变研究现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明清妒妇小说大量出现,既有着现实基础,同时也与作家的创作心态密不可分。通过对文学文本的仔细研读,认为明清妒妇小说分别反映了作家的困惑心态、虚弱心态及力求维护男权秩序的无奈心态。  相似文献   
13.
朱有燉系明初杂剧大家,曹雪芹以《红楼梦》名世。二者相去甚远,似乎毫无干系。其实不然,朱有燉杂剧在清代宫廷有着广泛影响力,曹氏家族与宫廷关系密切,故曹雪芹对朱有燉杂剧当不陌生;朱有燉贵为王侯,周藩系中原名藩,及至清代则风光不再,曹雪芹由朱有燉及周藩遭遇引发身世之痛,曹雪芹对朱有燉的接受存在事实依据;朱有燉喜好、对女性态度与曹雪芹很近,《红楼梦》中有所体现;朱有燉度脱剧封闭式的结构与《红楼梦》以神话开篇又以神话终结也颇为一致,种种迹象表明,二者之巧合看似偶然实有必然,虽无铁证,但合乎常理,与那些按图索驹式的考证、索引相比,更接近事实。  相似文献   
14.
《绿野仙踪》素材来源考证虽于近年取得较大进展,但仍有许多可以补充的地方。通过研究发现,书中第二十六回连城璧解救董玮的故事有着《水浒传》鲁智深大闹野猪林的影子;第八十八回、八十九回中的斗法情节脱胎于唐陈翰《异闻集》中的《韦安道》,而齐贡生读经驱邪的情节则取自冯梦龙《古今谭概》写经驱鬼故事。  相似文献   
15.
相对“曹学”的提出,“罗学”经由杜贵晨先生首倡,并得到学界认可,看似偶然,也是考量诸多因素之后深思熟虑的结果。罗贯中参与了两部大书的创作,“罗学”研究与“三国学”、“水浒学”自成体系,且也关系密切;盖因所涉地域,“罗学”离不开对地域文化的研究,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可称得上“接地气”的专学;“施学”也有足称专学的必要,罗贯中与施耐庵枝蔓交错,“罗学”与“施学”不无关联,将曹、罗、施三学鼎立与紧随其后的“金学”共同构成与四大名著、四大奇书内外结合、主副相应的学术关系将是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独特景观。  相似文献   
16.
朱有燉为明代颇为重要的文学家,其交游对其生平思想乃至文学创作具有重要影响。作为心路历程、社会生活的反映,朱有燉诗词文集《诚斋录》原刻已佚,嘉靖本为其后裔据周藩原刻重刊,系最接近原貌的版本。结合相关史料文献,通过对嘉靖本《诚斋录》所收诗词文的解读,相继考知与其交游或相关人物有张古山、溥洽南洲、古峰禅师、杨曜宗、朱仲安、邢旭等六人,并于文末对考之未详的周藩纪善余士美之父静学翁作了相应补证。凡此,为深化朱有燉交游进而为其生平研究提供了较为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国素重孝道,孝子故事颇多。《儒林外史》中有郭孝子寻父一节,时贤多考其本事乃《啬生文集》之胡孝子。近有学者认为《型世言》卷九所记王原事当是其本事。文章通过对《明史》、《续藏书》、《文安县志》、《国朝献徵录》等著述细细勘别,结论认为,《文安县志》所载纪常《王孝子传》作为本事才合情合理。  相似文献   
18.
从宋人“说话四家数”看元代水浒戏归为公案剧的合理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仰东 《天中学刊》2011,26(1):72-75
"说公案"最早见于宋代,但是由于断句不同,理解存在出入。"说公案"应当包含"搏刀杆捧及发迹变泰之事",不仅在传抄过程中没有疏漏,而且还有旁证:其一,罗烨《醉翁谈录·舌耕叙引》公案话本存目中至少涉及两篇水浒故事"石头孙立""戴嗣宗";其二,在为"小说开辟"所作的诗文中,作者也是将"搏刀杆棒"故事列入公案之属的。水浒戏完全符合古代"说公案"的特征,因此,将元代水浒戏纳入公案剧不但必要,而且合理。  相似文献   
19.
《红楼梦》"大旨谈情",情贯穿全书,大致经历了"因空见色,有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的过程,大可概括为"空情"。关于"空情",首先在于"虚幻",其次在于至情,深受前代关于情爱思潮的影响,至情归于虚幻,也就意味着对一切情的否定,也意味着作者在经历大起大落后的大彻大悟,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清代水浒戏研究之不足,通过对清代水浒戏的剧目考察、创作群体及思想意蕴的分析,以期从宏观方面对清代水浒戏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结论认为,清代水浒戏剧目数量众多,类型丰富,思想意蕴也有不同,对于清代水浒戏的研究具有文本与社会学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