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教育   2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4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潇贺古道是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传播交流的通道,在古道上至今还保存着清代时期的生态文化石刻,这些石刻集中反映了潇贺古道2000多年来的生态文化的发展脉落,是当代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的历史依据,是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重要参考,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22.
梧州地处桂东,为桂江、浔江和西江的汇合处,“地总百越,山连五岭,唇齿湖湘,噤喉桂广。汉以交州治广信,控南服之要会”①。唐武德四年(621年)正式设置梧州,此为梧州得名之始,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到了近代,梧州不仅发展为“士商萃集之所,百货出入之枢”②,而且如同中国之上海,控制着全省的经济命脉,是广西的经济大门。今天,我们研究梧州的经济发展历史,对我们正确认识梧州的经济地位及研究其发展,是有现实意义的。 梧州城早在秦汉时期已开始形成,后经历代发展,到明清时期已发展成为广西东南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到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梧州已形成全省商业区之重心,其在广西之地位有如上海之于中国,考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  相似文献   
23.
陈宏谋(1696—1771),字汝咨,号榕门,广西临桂人,他自幼立志“必为世上不可少之人,必为世上不能做之事”,受“有功夫读书便是造化,以学书济世方见文章”的庭训影响下,胸怀大志,岁愤苦读.清雍正元年(1723)考取进士.从雍正七年(1729年)至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的35年间,历任浙、滇、苏、陕、赣、鄂、豫、闽、甘、湘及两广等十二行省的御史、布政使、按察使、巡抚、总督等职,后迁东阁大学士,兼工部尚书,赏加太子少傅、少保、太傅,不但为“清代一代名臣,第一流政治家”(《广西文献》第二十五期),且“平生笃守宋儒之学,而能践履,见诸行事,所至以教育人才为已任”(清·谢启昆《广西通志》),被后人誉为“清代理学名臣,岭南儒宗”(谢永雄、雷坚《广西历史知识》),在教育上有他精辟独到的见解,本文就其教育思想主张作一评述,以与方家共榷.  相似文献   
24.
广西地方性院校在中国高等教育重组合并升格的浪潮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使广西高等教育走上了内涵发展之路,实现了广西高校总体布局合理化。而高校图书信息资源建设与办学特色目标的实现有密切关系,他们之间是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关系,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对新升本的本科院校实现跨跃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5.
广西地方性院校在中国高等教育重组合并升格的浪潮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使广西高等教育走上了内涵发展之路,实现了广西高校总体布局合理化。而高校图书信息资源建设与办学特色目标的实现有密切关系,他们之间是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关系,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对新升本的本科院校实现跨跃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6.
新编《昭平县志》在昭平县委、县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经过全体编纂人员历五年之功,殚精竭虑,博采精编,三易纲目,五改志稿,一九九二年刊行于世。它是解放后昭平县第一部新县志,也是全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大成果。本文拟就新志作一评述,以求教于方家。 全志由概述、大事记、专志、附录组成,以专志为主体,辅以表、图、照片。专志遵从“事以类从,类为一志”原则,设18篇、87章、298节,节下设目、子目。顺序记述,菇本能体现“三新”、“三性”的精神,较为全面记载了全县历史的和现实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卫生等各个方面的情况,具有资政、教育、存史之功能。  相似文献   
27.
历史文化特质是地方性本科院校办学定位重要因素,在高等教育办学过程中必需从地方历史文化、人文基础条件等实际出发,利用区域特色文化优势,站在服务社会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角度进行顶层设计与规划,从实证角度探究地方高校办学定位与地方历史文化的共生关系,走出一条地方性本科院校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