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教育   4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论主体性与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教育理论界目前有两个热点问题,一是素质教育问题,二是主体性教育问题。笔者以为,这两个问题之间是内在统一的。首先,素质教育是相对于"应试教育"而言的。应试教育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味追求考试成绩,学生被当成是知识的容器,考试的机器,没有自由发展的时间和机会。作为对应试教育的直接反驳,素质教育强调学生是具有积极主动性的活生生的个体,他们具有独立的人格,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培育,并以此为基础,全面塑造和提高学生的各种素质水平。可见,主体性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精神实质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42.
现代公共教育是伴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产生而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的.20世纪末以来公共教育的结构转型带来对传统的公共教育概念及观念的挑战.为此需要以公共教育的公共性来反思和批判公共教育的应有理念与实践表征.公共教育的公共性所表明的是,是教育的正当性或正义性,其核心价值理念包括教育平等、教育正义和教育权利等三个方面,因而公共教育的公共性在实践中应表现为公共教育的平等性、公益性和权利性.  相似文献   
43.
知识经济的本质特征,要求人们树立这样的知识价值观:即知识是人类与客观物质世界在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特殊资源。知识是一种新式原料,且这种原料不适用于守恒定律,它越用越多。人们往往是在消费知识的过程中生产知识,同时也在生产知识的过程中消费知识。在这种知识价值观看来,每一社会成员占有和分配知识资源的多少,以及有效利用知识资源的程度,取决于其创新、学习和转化知识的能力。在对待知识的态度方面它重量但更重质、重继承但更重创新发展:它不仅关心“是什么”、“为什么”等可实现编码的知识,而且更注重获得和使用…  相似文献   
44.
中小学教师编制城乡统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乡教育统筹是城乡统筹的重中之重,城乡中小学教师编制统筹是城乡教育统筹的必然要求.我国中小学教师编制"城乡倒挂"现象加剧了城乡教育的不均衡,亟待统筹城乡中小学教师编制.必须确定科学合理的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标准、对中小学教师编制进行动态管理、设置中小学教师流动编制、充分发挥国家"特岗计划"的调控作用从而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45.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义务教育阶段的入学政策出现了一个逆转:从限制择校到鼓励择校。由“大政府”向“小政府”的转变,是推动西方发达国家教育政策转向最主要、最直接的动力。择校政策的实质就是试图借用市场手段来实现改革的目标。目前,公众与研究人员对择校政策的态度褒贬不一。就我国国情而言,近年内不宜推行择校制。  相似文献   
46.
课程多样化问题近年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我们认为:课程多样化既是一种课程理念,也是一种课程政策;既是课程的常态,也是课程发展的基本趋势;既是课程现代化发展的动态过程,也是解决课程中存在的划一性问题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47.
爱国主义教育与基础教育课程有着天然的内在关联,但要实现二者共融共生仍面临诸多阻抗。反观现实,爱国主义教育知识化,导致本末位置颠倒;爱国主义教育形式化,导致“体”“用”关系扭曲;爱国主义教育客体化,造成纵横次序错乱。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与基础教育课程共融共生需要纵向深挖、横向勾连与协同互动,在历史与现实、感性与理性、认知与实践多重维度上交融、通达与耦合。通过共同言说的课程进行时空转换,于家国在场的教学中达成情智交融,让守正致远的生命践履磨炼知行合一,方可实现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与基础教育课程的共融共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