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77篇
科学研究   5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281.
282.
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技术教育”,对职业教育“技术”的理解始终影响着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定位与方向。从技术形态与技术知识的视角来看,职业技术可以分为以陈述性技术知识呈现的有形技术和以过程性技术知识传承的无形技术两类。前者表征为具象化的有形技术要点与操作框架存在,在技术实践上存在滞后于工作场时代变革的座架之诱;后者表征为境界性的无形技术运用和要素和谐状态,但在技术实践中也存在着缺失个体长期性体悟场域的藩篱。职业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类型教育,在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的迫切需要下,其人才培养既要以有形技术固本,又要在境界上追求无形技术,即形而上层面的“道”。以陈述性技术知识和过程性技术知识的过程性转化为基础,在实践中借助宏观层面的产教融合与微观层面的校企合作协同促进机制,追寻从“有形”进阶“无形”的价值理性,实现职业教育“以技进道”的技术旨归,增强技术时代职业教育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83.
高职院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建设,既是出于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孤军奋战”问题解决的现实需求,更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育“身心并修”个体之人与“德才兼备”社会之人的战略举措。然而,当前高职院校在推动“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建设的过程中却存在“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主力军”羸弱、“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主战场”分裂以及“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主渠道”阻滞等多重问题,严重消解了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实效,不利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应以实然问题为逻辑起点,以圈层结构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构建“三师聚力主体圈”“三元融合课程圈”以及“三轮驱动课堂圈”,探明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284.
随着数字技术的强势崛起,职业教育走向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必然趋势,数字化转型对于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重要价值更日益凸显。基于对数字技术的学理认识,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一种基于数字技术的系统性创新发展过程,包含自我赋能、秩序生成与范式转变的内涵特征,最终指向重塑职业教育健康新生态。据此,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形成以职业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起点、以校企合作一体化的数字化技能培训为进路、以职业教育技术理性牵引外化数字样态为旨归的逻辑框架。为推进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重塑职业教育新生态,应升级“虚实共在”的数字化思维,更新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理念;开展“协同共建”的数字化项目,推进职业教育数字化建设进程;实施“智慧共治”的数字化治理,打造职业教育全域数字生态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