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张鹏  李勇强 《教育与职业》2012,(15):179-180
高校作为网络发展的前沿阵地,加强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是应对复杂的网络信息生态的需要,也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文章对高校开展网络素养的必要性、内容特点以及开展的途径和策略作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22.
中央电视台的“3·15”晚会是国内著名电视节目,历经10多年而不衰,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主创人员具有较深厚的策划功力和大胆的创新意识。“3·15”晚会举办前,他们就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工作,找准观众集中关心的问题。在传播方式上则善于制造悬念,增强了节目对观众和其它媒体的吸引力。“3·15”晚会的成功经验,对媒体具有普遍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3.
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是一种具有自我表现、自我扩张、自我超越倾向的创造性动物,这种创造性的潜在形式就是意志,由于人的需要的推动必然发展为现实的创造性实践,正是创造性实践开辟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历史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24.
时代的发展,要求媒介的标准越来越高,而视点却在不知不觉中降低。不论从节目的形式、内容。包装上,都能明显看出这一点。特别是电视,最近几年中“贴近百姓,走进生活”似乎成为一种共同的时尚和一致的美学追求。本文拟从中央电视台的《生活空间》、《生活》、《实话实说》看电视的生活视角。超低近距离平视化而今,有谁在电视中露面,已不再是一件稀奇事了,不再会因为镜头对准某君,而引起当事者的局促拘谨,局外者的旁观关注。而倒退十年,却还是个稀罕的风景。这表明受众已由媒介崇拜实现了可喜的升华和超越,是一种觉醒和进步。尽管…  相似文献   
25.
针对现有共振现象演示装置的功能缺陷、设计不足等问题,利用直线往复电机、直线组合导轨等部件创新设计了共振现象演示装置.借助手机phyphox软件测定直线往复电机工作频率,观察振子在不同驱动频率条件下的振动状态,探究共振现象产生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