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0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71.
济南自古多名士,当今名士更风流。共青团济南市委命名了一批“济南小名士”,“小画家”项征就是其中的一位。当年项征11岁,是小学五年级学生。他的书画作品曾有30余幅在国内有关报纸、杂志上发表,其中3幅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他曾20余次参加国内外的少儿画展,并多次获奖。1986年8月,济南市举办了“项征画展”,展出了他的100多幅作品,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得到书画界许多名家的称赞。人们在赞叹之余,探究起“小画家”的成功之道。  相似文献   
72.
找邻居 目的:迅速辨认相邻数。 准备:数字卡。 玩法:场地上画若干个圈,每个圈内写一个数字(根据练习的需要写数字)。 众幼儿拍手说儿歌:“大邻居,小邻居,大小邻居在哪里?你来找,我来找,看谁找对好邻居。”说完儿歌,教师举一张数字卡,幼儿就迅速跑进这个数字的相邻数圈内,如教师举数字  相似文献   
73.
日常生活中,孩子们之间发生纠纷是常事,老师们处理这类问题的做法却有不同: 老师甲:我会马上过去先了解情况,用恰当的方法解决纠纷,然后对他们进行教育。 老师乙:我先不过去参与,而是不动声色地观察,如果孩子自己解决了,就不用再过问了;如果解决不了,局面甚至可能恶化,我再  相似文献   
74.
田晓菲13岁时已出版两部诗集,14岁考进北京大学英语系。人们猜想在这了不起的成绩后面,一定也有了不起的“背景”,可是,实实在在了解田晓菲以后,神秘感就自然消失了。晓菲出生在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家庭里,她本人的条件也很一般。她喜欢唱歌,但五音不全;她喜欢跳舞,但动作协调性差。人们好奇地向晓菲的父母讨教:“使晓菲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晓菲的母亲回答得简单而明确:“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欣赏这句名  相似文献   
75.
(一) 感知法感知活动是幼儿认识事物的主要方式,也是幼儿学习词汇的重要方式。因此我总是尽量让幼儿通过各种感官,获得时词汇的感性认识,以促使幼儿从粗浅的抽象与概括中掌握词义。不仅学习实词时这样做,学习虚词也可这样做。如学习“渐渐”一词,我让幼儿通过听觉感知声音渐渐变大与渐渐变小;通过视觉感知气球渐渐吹大或渐渐缩小;通过运动感知皮筋渐渐拉长或渐渐缩短,从而让他们获得“渐渐”一词较丰富的感性认识,幼儿就能较快地正确运用这个词。  相似文献   
76.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罗达·邓尼说过:“父母错了,或违背自己许下的诺言时,如果能向孩子说一声对不起,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尊,同时能培养孩子尊重人的习惯。”自尊来源于受到尊重。儿童受到尊重时会产生良好的自我感觉,产生积极、主动的心态。总是处于自我感觉良好的心态...  相似文献   
77.
一次,宅者在某幼儿园大班进行类包含关系的测试,内容是看两面大红旗和四面小红旗,要求回答红旗多还是小红旗多。前面被测的幼儿几乎都回答:“小红旗多,红旗少。”而从第十三名幼儿开始,幼儿都突然明白了:“红旗多,因为小红旗也是红旗。”我对此感到疑惑,就问被试者:“你怎么知道的?”答:“老  相似文献   
78.
本文所谈的引导发现活动,指的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围绕一个中心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探索发现活动:发现特征,发现区别,发现因果,发现联系,发现问题,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寻求答案、解决问题。一、为什么要研究引导发现活动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对于儿童来说知识不是被动地从环境中吸收的,不是预先在儿童头脑中形成的,而是由儿童通过他的心理结构与他的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构建而成的。”那么这个构建的过程是怎样的呢?皮亚杰指出:“儿童与环境之间反复相互作用的这种循  相似文献   
79.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位教师为什么急于介入。一种可能是亮亮的说法接近设定的教育目标,是这次探索活动要得出的结果,对此教师念念不忘,追求快点落实,一看有机会就替孩子们总结了。另一种可能是教师认为亮亮的说法还不到位,应该完善亮亮的说法,以便“推而广之”,让孩子们理解这一知识点。  相似文献   
80.
活动说明:编故事是培养幼儿创造能力的一种途径,然而好题材难找,幼儿编讲的积极性难以调动,是目前教师最感困惑的问题。我认为如果教师想让幼儿从被动变为主动,从部分幼儿参与到全体幼儿参与,就不能固守“主观赐予”的做法,不要牵引幼儿围绕一个中心转,这样教师累,幼儿也累。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