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李政林 《班主任》2013,(5):72-72
读罢《班主任》杂志2012年第11期霍庆老师的《不要做问题学生制造者》一文,感触颇深。文中列举的现象,在我们身边许多班主任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分析并解决这些问题,对我们的教书育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现象一:检查早读时,经常发现有些学生背着书包在教室门口站着,表情茫然,手足无措。这是因为迟到而受到班主任“特殊照顾”的学生。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人的发展立场审视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伦理问题,揭示出人工智能对人的想象力遮蔽的风险,并探讨未来教育的可能路径。文章采用文献研究和逻辑推理方法,指出想象力是人异于人工智能的重要能力,释放师生的想象是教育伦理的第一原则。以想象力为切入点,指出人工智能所形塑的虚拟景观、他者叙事、算法锁定和主奴互动遮蔽了人的真实体验、自我省思、意义生成、生命实践等,引发人的想象力退化的伦理风险。文章认为,人的想象是防止人与人工智能关系异化的关键,是人机协同不可或缺的要素。因此,未来教育应以释放想象为核心,从“以我为中心”的教育走向“以世界为中心”的教育,从注重“技术性”的教育走向强化“艺术性”的教育,从侧重“肯定性”的教育走向观照“否定性”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