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5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1.
本文旨在从叙事学角度,探讨蒙太奇作为电影叙事方式的基本特征和主要环节,并侧重于从时间向度上考察它们的时间畸变功能。一、时间与空间——蒙太奇本体论  相似文献   
12.
受教育部委托 ,由华中师范大学和高教出版社联合主办的“文艺学教学改革及教材建设研讨会”,于 2 0 0 2年 9月 1 8- 2 0日在武汉东湖翠柳宾馆召开 ,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暨南大学、高教出版社、武汉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苏州大学、河北大学、湖南师大、浙江  相似文献   
13.
用严格的眼光看 ,《奇迹》一文中实在有不少可挑剔之处。比如 ,文中描述父亲用腰刀削苹果 ,“腰刀”一词用的有点不伦不类 ,莫非父亲是个带刀的御前侍卫或武林大侠不成 ?文中说 :刀子扎在父亲胸口 ,然而接下来却又写父亲轻轻的拾起刀子 ,也犯了交代不清的忌讳。但读完全文 ,我们仍能感受到一种朴实无华然而却直达心灵深处的震撼力 ,其魅力何在呢 ?笔者以为 ,该文设立的叙述视角别具只眼 ,恰到好处地契合了文章的主题和意蕴 ,是其写作上的一个突出特色。文章以一个第三人称有限视点的“旁观者” ,著名的美国小说家亨利·詹姆斯称之为“亚变种…  相似文献   
14.
编辑工作具有“中介性质”,这已是当今人们的共识。不论从大众传播角度讲编辑“过滤与广传”的职能;还是从新闻出版角度定义编辑:“是指新闻出版机构从事组织、审读、编选、加工、整理稿件等工作,是定稿付印前的重要环节”或“编辑工作是整个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究其内涵,都相当明确地肯定了编辑工作的“中介性质”。然而,对编辑工作这一“中介性质”的哲学、社会学基础及其宏观理论意义,则缺少更深入一步的研究。基于此,本文试图从社会学角度,探讨编辑作为社会角色其角色位置的“中介性”特征。笔者认为,编辑工作的“中介性质”,主要是由其社会位置的“中介性”决定和带来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当代大众文化的兴起,尤其中国当代电视文化的普及与发展,与倡导人文精神建设并不是矛盾对立的。中国当代电视文化具有本民族的文化特征,借用西方的“大众文化”概念与批判理论否定其建构人文精神的文化功能的观点是偏激的,它忽略了中国电视文化的制度体制、文化传统背景和接受群体的具体需求。电视文化学作为人文学科,只有在批判地继承、吸取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当代文化中的精华,结合民众的当代文化需求,以人文精神的培育为内核,才能够立足于高品位的文化起点上,建设出有中华民族风格和话语体系特色的电视文化学。  相似文献   
16.
当电影由一种纪录性“写实”(卢米埃尔)呈现,演进为以某种“特定叙述方式”展示故事,从而引起人们的推想、悬念和惊奇时,电影成为严格意义上(“掌握世界的艺术方式”)的艺术。这在卢米埃尔的《水浇园丁》中初露端倪,在梅里爱的“排演片”、“变形片”中已得到确认。故而乔治·萨杜尔说:“梅里爱以他真正叙事性的影片,创造了故事片的样式。”到了格里菲斯的手中,电影艺术的叙述方式已奠定基础(蒙太奇手法的运用),“格里菲斯创造了电影的句法。在1908年以前电影还只是在拼凑字母;但自从有了格里菲斯之后,它就开始有了银幕文法和摄影修辞了”(拉姆萨语);苏联电影学派则使电影艺术的特定叙述方式得到完善和深化(形成了比较系统的蒙太奇理论和文法规范);被人们称之为“现代蒙太奇”(戈达尔式)的叙述方式和方法,则强化了电影叙事的破碎感、断裂性,使电影的故事性更晦涩、更迷乱,从而增强了人们对电影艺术叙述方式自身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电影自进入艺术殿堂并确立了自己的地位的时候,它的艺术形象应具有什么样的特性呢?这是电影艺术研究中历来为人们所关心、所探讨的课题。其中,逼真性作为电影艺术形象的一个特性似乎是众所公认的。然而,我认为,从电影艺术形象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来看,电影艺术形象的基本特性应在于它的审美物象性。  相似文献   
18.
学术期刊编辑的术语意识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术语是什么?按辞海的说法,术语是“各门学科中的专门用语。每一术语都有在各该学科中严格规定的意义。”这一定义是比较严格的。宽泛一点讲,术语不只限于学科范畴,也可以包括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专门性的职业、行业用语。如商业圈内的“讲信誉”、“守合同”,文艺圈中的“走穴”、“票房价值”等也都带有专仃用语的性质。但就本文论题而言,本文所谈论的术语主要立足于辞海的定义上,指学科意义上的有严格定义的专门用语。  相似文献   
19.
笼统地谈论电影与梦,不免使人产生困惑。个中原由在于,作为复现现实物象的纪录影片(严格意义上的新闻片、科教片等)与梦的变幻不居有较大的抵触。然而,当把论题限定在电影艺术或叫做艺术电影的范围之内,电影与梦的联系则自然地凸现出来。无怪乎一些文艺理论家和电影艺术家视电影艺术为“梦的显现”(苏珊·朗格),“一部影片就象对一个梦的不自觉的模仿”(路易斯·布努艾尔);也不难理解一些批评家指责某些影片在“制造幻梦”,是“白日梦”的良苦用心。面对这种尖锐对立却前提一致(即都承认电影艺术与梦的密切关联)的理论和批评现象,从一个整体的角度,  相似文献   
20.
机构主体性是电视文化建构中最为重要的主导因素,制约着一家电视台或电视广播网的规模与结构,不同的社会文化体制下的机构主体性具有不同的特色。中国电视文化有着不同于西方电视文化的机构特色和规模体制,体现出不同于西方的文化选择和文化偏向,并且正伴随着中国经济、政治体制的改革而不断走向开放和成熟。文化建构上的这种选择与偏向,是一切大众传播媒介机构主体的本质属性。衡量一种文化体制中的传播主体——机构主体性的倾向与要求是否具有建设性和合理性有一个相对性标准,具体分为两个方面,即本民族、本土文化标准和全球性、世界文化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