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教育   55篇
科学研究   8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1980年代之初,当我还在大学中文系读本科的时候,读到林非先生的《现代散文六十家札记》,曾经激动不已。不仅从书里认识了许多现代优秀的散文家.也朦朦胧胧地感到和一些经院式的、充满学究气的著作不同,在这本书里,能够感受到作者心灵的跃动和生命的激情。更重要的是,在他的文字里,有一种贯穿的精神。  相似文献   
32.
矛盾的出现有其客观和主观原因,高校教育的矛盾也是符合我国教育国情和社会发展的必然性,关键是如何看待、分析和解决这些矛盾。高校教育的主要矛盾有高校教育价值取向矛盾、高校学生就业与社会需求矛盾以及高校教育教学中的预设生成矛盾。文章通过对高校教育中这三个矛盾的详细阐释、仔细分析,以引起更多从事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去发现在这个领域更多的问题,加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33.
21世纪中国散文较之小说、诗歌等文体拥有更多读者,重要的原因在于其精神上的丰富性和深刻性:哲理散文坚守精神高地,表现生命意识;历史文化散文在精神回溯中体现现代意识和人性深度;反映现实人生的作品涉及底层人生、城市变化、科技发展等许多方面;亲情散文反映了人们对真情的渴求与珍视;小品文重在表现生活情趣。散文发展中还存在水分过...  相似文献   
34.
自进入 21 世纪以后,移动互联网逐渐得到繁荣发 展,新媒体集数字化、网络化于一体,凭借自身优点而吸引了一 大批受众,即互动性、丰富性、及时性。根据调查研究发现,我 国网民数量在 2014 年 12 月底已经达到 6.49 亿,其中学生网民 最多,在校青年学生的上网率为 100%。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 而言,因年龄小、对于新鲜事物十分敏感好奇,而手机上网获取 信息的方式非常便捷,因此在校园、教室、操场随处可见学生紧 握手机的身影。在新媒体环境中,就如何提升中职生的隐性职 业素养、正确使用新媒体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5.
传统儒学“天人合一”说的真谤乃是道德本体论,而非“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把儒学的“天人合一”顾名思义地释译成白话文“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以此来阐发其环境伦理学价值,不仅是解义上的根本错误,而且也少有建设性,儒学“天人合一”说的环境伦理学价值在于,它提示一种新的文化和哲学视角。  相似文献   
36.
[目的/意义] 探究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促进学生学习与成功的影响因素和多元路径,为开展高校图书馆价值实证研究、图书馆与学生学习与成功的因果机制、本科教育质量保障研究提供新的方法与工具。[方法/过程] 运用QCA定性比较分析法对样本高校的22个典型学生案例和该校图书馆24个特色空间建设案例进行比较与组态分析,探索图书馆空间类型与特质等多因素对学生学习与成功的重要贡献。[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不同影响因素之间的"联合效应"及"互动关系"使学生形成差异性的学习类型,展示促进学生成功的不同实践路径;图书馆空间特质中"嵌入专业,协同育人"这一条件变量成为促进学生成功的必要条件;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的软性特质凸显教育的本原回归。  相似文献   
37.
20世纪散文思潮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纵观20世纪散文的发展,可以清晰地看到散文思潮的发展与人的心灵发展相一致,经历了几次较大的涨落起伏,这一过程始终与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发展相伴随。在思想解放、个性自由发展的时代,抒发内心情感的散文就得以较大发展;反之,在个性被压抑、人的理性之光被遮蔽的情况下,散文的发展就会被抑制。五四时期和20年代,人的意识的觉醒成为散文蓬勃发展的内在动因,这一时期的散文体现了追求精神自由的强烈愿望和丰富的个性色彩;30、40年代散文在价值取向上发生了重大变化,作家投身社会现实的热情决定了散文由关注内心向关注社会生活转移,同时,表现为文体的转型,即抒情性作品的弱化和杂文、报告文学的兴起;建国后前十七年,时代“大我”和集体意志淹没了个人情怀,最终导致“自我”的彻底遗失;新时期散文在较为自由宽松的时代氛围中重现丰富的文化个性,形成多种散文形态共存的多元对话局面,散文因此迎来真正繁荣的局面。  相似文献   
38.
比较文学是一门仅有一百多年历史,但却发展非常迅速的新学科。它不等同于古而有之的比较方法。首先,“它是一种前景,一种观点,一种坚定的从国际角度从事文学研究的设想。”也就是说,它是逐渐打破了民族文学的孤立状态,不断破除了狭隘的民族观念的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是一种自觉的比较意识。第二,就方法而论,比较文学中的“比较”也有特定的内涵,即它只限于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学比较,而不包括一个民族文化系统之内的比较。第三,比较文学中的“比较”贯穿在整个研究的始终,已不再是一种一般的方法,而具有学科的性质。总之,比较文学是把世界文学作为一个整体,把各国文学置于这  相似文献   
39.
20世纪散文文体发展及其文化蕴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散文文体发展路向与人的心灵发展是相一致的。它的总体格局是多元共生的。在散文的各种亚范式中,最充分反映其内在特质和艺术水准的是抒情性艺术散文;它的发展经历了几次较大的起伏,而这一过程又始终与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发展相伴随。  相似文献   
40.
本文通过球类运动会中传统、常规的奇数队循环赛编排方法的分析研究,阐述了五队(名)以上的奇数队(队员)参赛编排方法上存在“n-1”号位队或队员(n为参赛队或队员数)较大的机会不均等,不公平现象,探讨了原因及改革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