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78篇
科学研究   23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17篇
信息传播   3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李朝晖 《科教文汇》2013,(15):102-102
高校体育工作的重点是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水平,提高大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丰富大学生的课外业余生活,光靠体育教学不能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参与热情及充分利用学校的体育资源,开展课外的体育活动在高校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2.
高校体育工作的重点是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水平,提高大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丰富大学生的课外业余生活,光靠体育教学不能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参与热情及充分利用学校的体育资源,开展课外的体育活动在高校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3.
去年我遵学校之命,再作冯妇,重新当上了班主任,并且是中途接替一个班,当一个“后妈”班主任。在学校更换班主任本来是正常的事,但由于每个班主任的学识水平不同,工作风格各异,学生对“后妈”班主任的工作方法、改革措施往往不适应,师生间存在着无形的距离,很难交流,有时难免有非议,甚至有抵触情绪。我这个“后妈”班主任也受到过如此“礼遇”,清夜扪心,我的班主任工作尽心尽责,可学生就是不领情,广告词“我又有新妈妈了,可我一点也不喜欢她”常在我耳边响起。经过长时间的磨合,学生们才敞开心扉接纳了我这个“后妈”。我认…  相似文献   
34.
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的前身是始于1983年的洛阳牡丹花会,自2011年升级为国家级节会以来取得重大突破,已具备覆盖全国并辐射世界的国际影响力。但不同客源地民众对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的公众认知、文化供给、区域延伸,以及在经济、社会和文化等诸多方面的感知和判断都存在差异,而这对探寻节会的创新经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5.
在我们创造性的教育工作中,对“后进生“的工作是“最难啃的硬骨头“,这样说恐怕没有哪一位教师不赞同.只有将“后进生“转化为优生,才能大面积、大幅度地提高中学历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6.
职业学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英语学习。更新教学观念,实施分层教学,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利用多媒体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成为职校英语教学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7.
将大学生养成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相融合,有利于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素质的养成产生积极的影响。文章论述了大学生养成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融合的现实原因及构建养成教育四个二位一体新模式,即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传统教育方法与现代教育方法、个体教育与群体教育、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建立起二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较为理想的模式。  相似文献   
38.
"人性假设"与高等教育管理理论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顾历史上曾有过的各种人性假设。探究其与高等教育管理理论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把握理论演化的轨迹具有重大的意义。通过选取历史上几个有代表性的人性假设与高等教育管理理论进行分析,揭示了各种管理理论背后所隐藏的人性基础。  相似文献   
39.
我们现有关于“大学文化”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文化研究”的本意。站在“文化研究”的立场上,对于大学文化的研究与分析可以而且应当成为社会文化分析与批判的一个契入点,从而帮助我们理解自身所处的时代与社会。因此,文章提倡一种“作为研究策略的大学文化研究”,着力分析大学、生产体系与权力政治之间的关联,研究大学内部各种文化现象所具有的更深刻的涵义,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探寻大学与社会所具有的真实形态。  相似文献   
40.
流动人口已成为珠江三角洲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该地区重要的人力资源,流动人口及其子女的教育问题已成为广东实现教育现代化不可忽视的部分.为了更好地了解珠江三角洲流动人口及其子女教育现状和意愿,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珠江三角洲的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珠海、惠州、中山七城市进行调查,通过对调查数据整理和分析,形成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我们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