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科学研究   5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DDC附加词汇表的词汇来源及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加附加词汇表是提高DDC(杜威十进分类法)类分电子资源特别是网络信息资源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详细论述了DDC附加词汇表的词汇来源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22.
本文概述了依人列类的两种不同观点及其理由,阐述了依人列类的含义,认为文献分类法中有限度地采用依人列类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23.
科学课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结合初中科学实验教学的实际,就如何上好科学实验教学课,提高教学效果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4.
高质量、高效率的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是保证学校高"产出"的必要条件.其中,构成这一必要条件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加强高校行政道德规范建设.  相似文献   
25.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外因和内因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条件.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也是这样.一方面,它需要有外因的作用,即党和政府等社会力量从政治、经济、舆论等方面给予影响和作用;另一方面,它还需要内因发生作用,即教师自身的素质(包括思想、作风、道德、文化水平等)、修养和工作成就给予影响和作用.而后者在前者条件已基本具备的情况下,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也就是说,在全面提高教师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的同时,每一个教师也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赢得全社会对人民教师的尊敬和爱戴.本文从自知、自爱、自律三个方面,谈谈教师的自我修养问题.  相似文献   
26.
现代竞争理论是竞争情报的理论基石,它规定竞争情报的理论内核并制约着竞争情报的发展,而竞争优势是现代竞争理论发展的主线。源于竞争优势来源的不同,阐述现代竞争理论从外生到内生再到内外结合的演进历程,而竞争情报也沿着这一演进历程发展,并形成有密切联系的理论集合体,竞争情报的基本目标、工作重心、研究内容都发生相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27.
本刊讯 由广东省教育学会丁有宽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会 ,丁有宽教育科学研究中心、高明市教育局联合举办的 2 0 0 1年全国丁有宽教法科研成果展示暨研计会于 2 0 0 1年 1 0月 1 9日在广东省高明市召开。来自全国 1 2个省市的专家、教授、教师代表等 70 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 70 0多篇 ,教案 1 50余篇 ,论文集 1 35本 ,学生习作 2 0 0余本 ,课堂教学录像 1 80多件 ,课件多媒体 65个。此次会议是为了进一步总结、交流丁有宽教育理论、教材教法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新理念、新经验 ,展示各单位读写结合教材教法的科研成果 ,探索读写结…  相似文献   
28.
一天,我去幼儿园接孩子回家,老师交给我一张纸,说:“这是茜茜的手工作业。”我高兴地接过女儿的“作业”,只见白纸正中央歪歪斜斜地贴着一盆涂过色彩的剪纸花。我问女儿:“这盆花是谁剪贴的?”她歪着小脑袋,得意地说:“是老师剪的,我自己贴的。”就是这件并不象样的“作品”鼓舞了我,从此我每天晚饭后,都教她剪剪贴贴。初开始,我找一些简单的图画,如苹果、桃、桔子、萝卜等,让她观察它们在图片上所处的位置,接着剪下这些实物图,教她仿照原来位置用浆糊把它们贴在白纸上。后来,我有意把某个实物图一分几块,让她自己再拼成一个完整的。等到女儿基本掌握了粘贴简单实物图的方法后,我又  相似文献   
29.
对依人列类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概述了依人列类的两种不同观点及其理由,阐述了依人列类的含义,认为献分类中有很限度地采用依人列类的方法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30.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过渡艺术,是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衔接教学步骤及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一种方法,它是教学各环节、各知识点间的桥梁,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一种体现。探究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过渡艺术,对于语文课堂教学程序的优化控制和提高教学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过渡艺术,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依据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大致可归纳为引入过渡、衔接过渡、目标过渡和深化过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