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0篇
教育   54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需求量的迅猛增长,为中职院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地理作为中职学校的基础文化课,对于学生知识能力的拓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就目前中职地理教学现状来看,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影响了中职地理教学效果的提高,如学生对地理学科学习缺乏兴趣,缺少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等问题。所以,我们作为中职地理学科教师应该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无效教学变成高效教学,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为学生综合技能的提高打下扎实的文化课基础。  相似文献   
22.
作文教学是当今语文教学的老大难,这几乎成了公认的事实,大部分学生都觉得作文难写、怕写,对作文不感兴趣。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农村的孩子读书少,或者读书不当,缺乏素材和思辨能力。我们常常强调阅读,在要求学生阅读课外名著的同时,我们绝对不可忽视最值得学生阅读的材料——教材、因为教材是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教材是指导学生学习写作的最好老师。  相似文献   
23.
李淑芹 《成才之路》2009,(23):I0007-I0007
地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中学教育中,地理占有一席之地。但是。目前中学地理出现了学生不愿学、不好学的状况。如何摆脱困境,再现地理教学的春天呢?唯有一条路:让学生喜欢地理。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学习知识,让他们认识到地理有趣、有用、值得学!而要想达到这种境界,教师就必须认真、持久地培养学生的地理兴趣。多年来。我正是本着这一原则,注重从多方面培养学生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4.
意向活动决定着认知的深度。因此,学生内在的兴趣、情感和意志,是其乐学、好学、勤学、创造性地学的动力。近年来,我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方面作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25.
在英语学习中 ,学生的智力因素对学习成绩的优劣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非智力因素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如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动机 ,浓厚的学习兴趣 ,顽强的学习毅力 ,是逐步缩小两极分化 ,达到大面积提高英语学习水平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6.
运动知识的形成过程包括感知、表象、概念三个认识阶段。其中介环节为动作表象。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由于缺乏对学生运动心理的了解和重视,忽视了对“表象”环节的训练,因而给学生运动技能的形成和巩固带来困难。所以,根据运动表象的特点和规律进行“表象教学法”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对运动技能的理解和把握,以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7.
考古证明:远在5-lO万年前,邢台就有了人类活动。在市区内发现仰韶至商周文化遗址三百余处;1990年邢台发现南小汪西周遗址、葛庄先商文化遗址和西周邢国墓群。研究证明:南小汪遗址在西周时期是一处与邢国王室有密切关系的聚居地,应为邢国都城遗址,给研究邢国都城提供了实物依据。葛庄先商文化遗址为进一步论述商人起源“祖乙迁于邢”“昭明居砥石”等问题提供了大量实物证据。  相似文献   
28.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的伟大教育家孔子说的“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同样也道出了兴趣对求知的重要性。兴趣能产生欲望,诱发学习热情。当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时,其主观能动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以饱满的热情和旺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实现由“要我学习”到“我要学习”的根本转变。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一目标呢?  相似文献   
29.
寇树峰  李淑芹 《承德师专学报》2003,23(2):101-101,112
用函数的观点认识代数式;用函数的观点认识方程与不等式;函数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广泛,利用函数思想解决数学中的某些问题。  相似文献   
30.
孩子的创造力哪里去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个叫洪兰的台湾人,20世纪90年代以前一直在美国教书,1990年回到台湾教书,他的孩子也同时回到台湾读小学.然而,麻烦开始出现了:他的孩子插班去读小学三年级,第一次月考就满堂红,全部不及格.令他惊讶的是,孩子对此忿忿不平,认为问题不在他而在老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