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6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4 毫秒
31.
本调查表明:受社会经济环境影响,小学生价值观念和道德面貌已经发生变化。一些学生对“金钱”的敏感程度提高,认识趋于多样化,复杂化;一些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上,让“金钱”替代了友谊,在心灵上也受到金钱冲击,引起波澜。但总的来说,“钱”的诱惑和冲击力对他们还未形成“气侯”。调查还表明,对小学生的教育导向十分重要。在当前“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应成为对儿童少年进行教育的思想支柱,雷锋等英雄模范人物,应成为儿童少年的学习榜样,教育工作者应当继承好的教育传统并赋予新的时代意义。社会环境中一些被扭曲了的思想和事实并不可怕,可怕的倒是教育者的失责。  相似文献   
32.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论述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以“满堂灌”为主要形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枯燥、古板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3.
一是必须处理好农业发展与档案事业发展的关系,坚定不移地树立为农业服务的观念.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这是从我国国情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改革、发展变化和实践经验总结中提出来的,这不单单是农业和农村工作跨世纪的发展目标和必须遵循的方针,而且也是我们各项建设事业的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34.
文章从学生劳动素养培养、课堂教学质量提升两个方面分析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意义,指出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据此提出具体的渗透策略,包括转变教育理念、优化教学内容设计、注重实践活动的组织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