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0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4篇
教育   3583篇
科学研究   57篇
各国文化   36篇
体育   1676篇
综合类   153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115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36篇
  2000年   1447篇
  1999年   1522篇
  1998年   911篇
  1997年   736篇
  1996年   359篇
  1995年   274篇
  1994年   25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17篇
  1974年   5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81.
这里介绍几法,可能有助于对现代文阅读题中含蓄语句的理解.一、把握文旨,据境分析法有的考题,含蓄句与其语境的关系非常密切.应试的关键是要把握好词语的语境意义.只有认真阅读文段(文章),切实把握文章的主旨,理解作者为文的目的,才能准确地揭示含蓄语句的意义.例如: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4—25题:丈夫给她的零用钱,每次从不超过六法郎.这一天,葛朗台掏出了做零用、买针线、付女儿衣着的六法郎月费,把钱袋扣上之后,总忘不了向他女人问一声:  相似文献   
82.
一、溶液与液体溶液不一定都是液体。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由于溶质、溶剂可能是固态、液态或气态,因此溶液的状态也就有固态(如合金)、液态(如糖水)和气态(如空气)之分。我们通常所说的溶液一般是指液态的。液体也并不都是溶液。有的液体可能是单质(如水银)、化合物(如蒸馏水),也可能是混合物(如食盐水〕;而溶液一定是混合物。有的液体可以是均一、稳定的(如糖水、蒸馏水等),也可以是不均一、不稳定的(如悬浊液、乳油液等)。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  相似文献   
83.
要捍卫公平     
点评:在九零后的笔下,能看到如此贴近现实生活、又如此充满锋芒的文字,真是让人高兴!谁说九零后们只是自私、自我?他们一样有热忱、有良知、有批判的尖锐和深刻!文章由体育比赛写起,联想到现实生活,联想到刚刚发生的时政热点。先挖掘反面教材之弊,  相似文献   
84.
医学奇迹     
几百年来,需要做外科手术的人往往对手术非常害怕。患者在接受手术时是醒着的,难以忍受那可怕的疼痛,而且创口还经常感染。即使这样,许多危险的疾病还是无法治愈。后来麻醉药、消毒剂和抗生素被用于医疗领域,这一切都为挽救生命带来了福音。  相似文献   
85.
国外大学的入学制度与特殊政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几个国,在大学入学考试制度、入学条件、录取方法,以及对能力发展显著学生的特殊政策等问题进行了阐述,以期对我国大学入学制度的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6.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对某些问题恰到好处地运用反证法,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具体运用的方法是:先假设原命题的某一条件正确,然后从假设出发,利用正确的逻辑推理,推导出谬误的结果,最后根据“排中律”肯定原结论正确。它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科学方法,具有以下作用。有利于析理。某些问答题,若直接从题目已知条件出发是不易回答的。如果教师对这类题目引导学生运用反证法论证,效果就较好。它克服了初中学生在答题时,该说的话说不出,要讲的道理说不明的弱点。例如,问题:在连通器里如果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各…  相似文献   
87.
“钉铃铃”预备铃声响了,我夹起书本去上课,可刚走到教室门口,便听到里面乱哄哄的,顿时心生不快;这些孩子,非要我抓几个典型教训一下才行!于是我默不作声地立于门旁,静观一切:室内几个顽皮的家伙正歪着身子凑在一起神气活现地说着什么,其它同学有的在看书,有的在摆文具…… 好,就抓他!我一眼看见小胖子钱铤正撅着屁股在桌子下面搞什么。够可以的了,竟玩到桌下面去了!我气愤地盯着他。大概是第六感官告诉那几个“侃客”:老师来了!他们的说笑嘎然而止,教室里刷地肃静下来。桌下的小胖子也敏感地钻了出来,正好与我四目相对…  相似文献   
88.
初中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学习中要记忆的东西较多。怎样才能牢记初中化学的知识与技能呢?这里介绍口诀法。口诀就是将学习的内容进行高度的概括,科学地编成顺D溜,以便提示自己对整个内容的记忆,从而达到掌握这部分知识的目的。下面将初中化学中一些重要知识的口诀例举出来,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一、化学用语1.元素符号书写口诀。“一大二小,字母记牢。”即元素只由一个字母表示的,这个字母要大写;元素由两个字母表示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H个要小写。如:碳(C)、钙(Ca)。2.化学式的书写口诀。“先写符号后标价,去…  相似文献   
89.
在天平上发生的化学反应将对天平平衡产生影响,影响有三种情况,即指针向左偏移、向右偏移、不动。下面举例说明。例1如图所示,在甲、乙、丙三台托盘天平的左、右两盘上分别放一只盛有等质量的HCl与稀H2SO的烧杯(指针指在零点),然后加入等质量的金属。当加入的金属跟酸完全反应时,指针向右偏转的是()。(A)甲(B)甲、丙(C)乙、丙(D)乙解析由题意知,金属与酸完全反应,说明酸是足量的,而天平在加入金属前与加入金属的那时刻,天平是处于平衡的,所以,反应后天平的平衡状态取决于两个烧杯中金属与酸反应放出的氢气的量。…  相似文献   
90.
本文阐明气体状态和气体状态的变化规律,并通过典型例子说明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去解决气体性质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