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99篇
科学研究   10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辨析病句,是指对病句的辨别与认识,它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能力,是高考语文的重要考点,可以说高考年年都考,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是高考必考的内容,考查形式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下面以2009年全同高考语文试题为例,对高考辨析病句试题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今后备考策略。  相似文献   
222.
论培养学生的综合性能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的实践活动并不是由一种或几种能力决定的。解决一个问题、完成一项任务需要多种能力的复合作用,所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性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在诸多能力中,综合性能力是一个纲。它能够把多种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它们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圆满地完成活动或任务。一什么是...  相似文献   
223.
关于面向21世纪高师《教学技术》公共课程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以21世纪的基本需求为准绳,在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围绕培养未来世纪高师学生教学技术能力这个中心课题,从教师的基本素质出发,对高师教学技术公共课课程开发的基本理论问题、产生背景、培养目标、基本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全面而具体的论证,并提出了教学技术只有被全体教师所掌握,才能真正具有意义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224.
当前,教育技术领域谎言和谬误迭生,浮躁与空想之风盛行,囿于虚假繁荣的原地鼓噪,而教育技术批判却处于低语甚至失语状态。在现今技术发展的历史节点上,为了修正教育技术批判的缺位,以批判之力激浊扬清,匡正学风,改善教育技术的学术生态。文章从学理上分析和探讨教育技术批判的内涵、对象、必要性和基本遵循。教育技术批判包括理论批判和实践批判,其目的是在破与立的对立统一、批判与建构的相得益彰中找寻教育技术的进路。教育技术批判的对象包括无限膨胀的工具理性、全面与传统割裂而反传统的思潮、“唯洋是举”的“全盘西化”倾向、对基本概念推敲不足以及教育商业化等。开展教育技术批判,需持守勇于质疑、秉承理性、自我批判等基本遵循,由此才能充分发挥批判揭露、谴责、鞭挞、纠偏的作用与价值,推动教育技术走向光明前程。  相似文献   
225.
当前,教育技术不合用、不好用的现象比较突出,反映出“卡脖子”现象亦存在于教育技术之中。“卡脖子”在教育技术领域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为技术垄断、工具落后、供需失配和应用无措。为解决教育技术领域中的“卡脖子”问题,从现象与问题探究出发,深度研讨人工智能教育应用、课堂教学、分离式教学中的“卡脖子”现状,发现“卡脖子”原因在于教学工具开发者开发水平不足、研究者对教育与技术的关系认识不清、教育者对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不够。因此,必须明确技术对教育的适应性,从教育需要出发,立足现有工具水平,最大限度发挥工具作用以解决教育问题,从而才能真正走出“卡脖子”困境。  相似文献   
226.
蒋霞 《海外英语》2023,(8):203-205+212
高等职业英语教学在“三教”改革中,“教什么”和“怎么教”是两个关键问题。概念型教学法作为21世纪外语教学的新流派,其理论基础和教学基础可以用于指导改进高职英语教学的内容和方法。针对当前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特点,概念教学法的解释、物化、交际、言语化和内化五个阶段的高职特色应用是探索高职英语教学提质培优的有效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227.
教育学界长期存在革命论的发展观,或苦于改革的永无止境而借革命寻一劳永逸的解脱,却泛化了革命意涵,使其成为一记空洞口号,或猛烈抨击传统教学,将可革命领域硬迁至教育领域,在教学实践中滋生了追新追快的浮躁狂热之气。实际上,革命与改革存在本质区别,前者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变,具有瞬间性、颠覆性、破坏性、不可抗拒性甚至盲目性,后者则是量变中的部分质变,是渐进温和、审慎积累的。教学实践发展的基本规律表明,教学改革比教学革命更具有合理性、正当性和可行性,教学活动本身不具备革命的基本条件。人类教学实践在历时性上无法从根本上消灭传统而与过往教学决裂,也不可能以全新之身进入全新发展阶段、一步到位地解决现有教学顽疾。教学的发展和进步始终遵循渐进和包容的法则,需要教育者在过程中亲身经验、思考与创造,而不是被革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