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16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61.
柳永是十大词人之一,开辟词境,成就卓异。他是北宋词坛上大力创制长调、发展慢词的第一人;他开创了描摹城市繁荣景象与市井风情的先河;他第一次全力描写处于社会最底层的歌妓,对她们不幸之命运予以同情;他第一次以大量的口语、但语入词,以白描见长,体现了其词“以俗为美”、“雅俗共赏”的审美特征;他的词流传之广,影响之大、堪称中国词人之最。  相似文献   
62.
第五届文选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萧统故里镇江隆重召开,盛况空前。大会交流论文80余篇,对“《文选》版本及注本”、“《文选》作者、选录标准、分类及其价值”、“《文选》所选作家作品”、“《文选》分体文学”、“萧统文学思想与文学史观”、“《文选》接受学”、“《文选》语言学”、“萧氏家族及萧统遗迹”等八个方面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研讨。大会回顾了上世纪文选学研究的历程,对新世纪文选学研究提出了希望与要求。  相似文献   
63.
唐代诗人由于承传《风》《骚》及汉魏六朝文学的自然生态意识,同时受本朝儒、释、道思想的共同影响,以及投笔从戎的边塞生活和贬谪地方的特殊身世等,与自然的关系已达到了物我谐和的空前地步,其主要表现在六大方面,即以物为友、颂物以关、感物惠德、托物言志、悲物悯人和护物有责。唐诗浓郁的自然生态意识,是唐诗精神的有力体现,具有重要的思想史、文学史、艺术史之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64.
《文心雕龙》书名是刘勰文学观点的集中体现,它强调的是精妙的艺术构思与精美的文学语言的有机结合,而《文选》的选文标准“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则是萧统文学观点的典型反映,其“沉思”之想与“文心”之思,“翰藻”之文与“雕龙”之采,名异而实同,都体现了他们注重内容与形式相结合的文学观点。《文心》所论文体34种,《文选》39种,两书基本相同的文体选目近20种,其渊源有自,一目有然。  相似文献   
65.
《诗经》是中国梦幻学的源头之一。《诗经》的梦幻描写多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呈现出鲜明的功利性;《诗经》开创了中国梦幻学的创作传统,奠定了梦幻学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66.
刘鹗《铁云诗存》诗歌艺术世界丰富多彩,其诗兴之所至,任情而发;体物写心,比兴优美;俗中见雅,清新俊逸;善于化用,勇于创新,颇含唐诗的丰神情韵。刘鹗堪称是才情兼美的优秀诗人。  相似文献   
67.
《楚辞》与《诗经》都是我国梦幻学创作的重要源头。《楚辞》与《诗经》的梦幻描写相比,《诗经》多侧重于个人日常生活的范畴,而《楚辞》则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前途紧密结合,具有明显的进步性。  相似文献   
68.
《诗经》是中国梦幻文学的源头之一。其梦幻描写的基本特征有三 :一是在形式上 ,篇幅短 ,数量少。二是在内容上 ,贴近生活 ,注重实际 ,呈明显的功利性。三是在占梦方式上 ,一般由托梦与占梦两部分组成。《诗经》梦幻文学的审美价值表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 ,《诗经》梦幻作品虽少 ,但却具筚路蓝缕的开创之功 ;其二 ,给后世创造了一系列有关梦幻的优美词汇 ,其意义颇为深远。其三 ,为后世提供了虚实相生、正奇结合的梦幻主义创作方法之原则。  相似文献   
69.
本文就马健的《屈原死因新解》诬屈原死于情杀等种种谬论 ,从历史与屈原作品实际出发 ,逐一进行了批驳 ,严正维护屈原高大而光辉的爱国主义诗人形象。屈原有感于郢都的破灭 ,自己美好理想的落空以及对楚国的赤诚忠爱 ,最终怀抱巨石自沉汨罗江 ,以身殉国 ,由此完成了峻洁瑰伟人格形象的塑造  相似文献   
70.
“风骚”并称萌芽干西汉,定型干南朝。“风”指十五《国风》,代表《诗经》;“骚”指屈原的《离骚》,代表《楚辞》。“风骚”并称,代表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创作特征的两个最早源头,影响后世深且远矣。在“风骚”精神的沾溉下,在地理环境的孕育下,南北文化中的文学、绘画、书法、舞蹈等文艺形式之风貌迥异;北方文化粗犷刚健、率真务实,呈质实之美;南方文化细腻柔婉、含蕴尚虚,显空灵之丽。南北文化之交融,自然产生新活力、新气象,从而推动文学之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