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教育   51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
《教师教学用书》对《送东阳马生序》一文着重分析强调的是作者的“勤”和“艰”。有人认为还有十分重要的一点没有提及,这就是作者的“诚”字,具体有三点:(1)作者从“无从致书以观”到后来的“因得遍观群书”,赖于借书“手自笔录”后“走送之,不敢稍逾约”的诚信,从而赢得了藏书之家的绝对信任。(2)作者成人后求师问道时“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相似文献   
32.
我所任教的学校校址从前处在临汾的文庙,它的旁边是市委,每天各种豪华小汽车把自己的鸣笛声一股脑儿地塞向它的耳朵,林立的高楼大厦把它挤压在一个小小的角落里,像一个被人遗弃而可怜兮兮的垂垂老者,倾诉着它的不  相似文献   
33.
【考点综述】写景状物类散文是以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辅之以记叙、抒情、议论、说明等手段,以表现人文环境、自然景观和特定物件为主要内容的散文。在这类文章中,景、物是文章的主角,其景其物所蕴涵的灵气、情意是作者赋予的。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样式,写  相似文献   
34.
【考点解析】近几年,中考现代文阅读注重了对表现手法的考查,这类试题的命题意图主要是通过理解和把握文章的表现手法,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使学生领悟文章的表现手法的作用及表达效果。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说,指的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不同文体的作品,其运用的表现手法有其相同之处,也有区别。抒情散文如直接抒情、间接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象征等,记叙文如首尾呼应、铺垫照应、以小见大、详略安排、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议论文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等,小说如描写方  相似文献   
35.
一个语文教师,起码应该具备两“头”:一个好笔头,一条好舌头。一个语文教师,还应该努力做好两件事:一是利用母语载体,在学生的心田中播种一颗真、善、美的种子;二是让学生获得一张进入高一级学校深造的门票。当一个语文教师是幸运的,多年来,感恩于这种幸运,一天也不敢懈怠,一刻也不敢偷懒,因为心里装着五个字: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36.
〔教学设想〕《行道树》是台湾女作家张晓风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篇幅不长,但是其中的思想内涵却十分丰富。课文前的提示说“奉献是一种牺牲,也是一种快乐”,“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道路?怎样才能获取更多更宝贵的人生体验?”显然,这些就是学习课文要掌握的重点。对于刚刚走进中学校门,生活阅历和阅读积累还不是很丰富的初一学生而言,能够把握住课文这几方面的要求已经够了,让他们真正体悟出作者在本文中表现出来的丰富内涵,恐怕还不太容易。对于这篇自读课文,宜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个维度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使他…  相似文献   
37.
有三个文件是2003年中考作文命题的依据:一是从2000年秋季在全国施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二是教育部于2000年颁布的《关于2000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三是2001年由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  相似文献   
38.
阅读文言文,可使我们走进古代,和古代先贤对话。这种对话,既是对古人思想的一种继承,也是对我们自我的一种升华。中考中的文言文阅读题,就是对这种对话效果的一种检验。中考试题中的文言文阅读题,一般要占到试卷总分的10%到12.5%,是中考语文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纲》对文言文学习的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这一要求在教材中被解释为“读读背背,理解大意”。《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学习的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  相似文献   
39.
我从小就是一个胸无大志的人。记得上中学的时候 ,有一次 ,英语老师讲一般将来时 ,特意设计了一个训练内容 :要求每一个同学用刚学过的英语知识表述自己将来想要从事什么职业。我是被提问的最后一个人 ,由于当时所掌握的单词还不太多 ,轮到我时 ,可以从事的好职业几乎已被其他同学说完了 ,我只好回答 :“I'm going to be a cook(炊事员 )。”也许是 cook这个职业太平凡了 ,当即引来同学们哄堂大笑。中学课堂上的这一幕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记忆中。不久 ,“文化大革命”便开始了 ,以后我与我的同龄人一样 ,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我种过…  相似文献   
40.
短信作为一种新的文本形式,一种新的交流方式,一种新的娱乐手段,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据说,现在每天发送的短信有近六千亿条,短信的兴起,标志着短信开辟了一种新的时尚,引领了一种以手代口,以无声胜有声的情趣。当我们从面对面的交流延伸到背对背的发短信时,会发现短信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也重新定义着语文教学资源。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正视短信这一语文现象,如何利用好这一语文资源,为语文教育服务,已经引发了许多语文教师的思考,短信已经为我们开辟了一条修辞教学的新通道。简明、连贯、得体,是语言运用的基本要求,短信的大面积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