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42篇
科学研究   6篇
体育   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1988年12月24至25日,由省语言学会、华中师大中文系、语言研究所联合举行的武汉地区首届中青年“语言与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华中师大召开。武汉地区各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的四十多位专家、学者和从事语言、文化教学与研究的工作者参加了研讨会。《语文教学与研究》编辑部应邀派出副主编李发舜参加会议。华中师大副校长王庆生、邓宗琦教授,省社联王德恒同志到会祝贺。邓教授代表华师致欢迎辞。华中师大中文系副系主任周光庆副教授主持了开幕式。省语言学会会长、华师语言研究所所长、中文系教授、著名语言学家邢福义致开幕词。邢教授回  相似文献   
52.
乡村教育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城乡优质均衡化发展的重要基石,在现代化力量形塑下,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成为应然之义,但是,在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教育也受到一定冲击,在新时代背景下探讨乡村教育时,我们不能忽视对现代化与乡村教育关系的研究。现代化力量冲击着传统乡村社会,使乡村教育失去了稳固的依托;“逆乡土化”使乡村教育的本体价值被城镇教育所遮蔽;乡村教育由于其更加突出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特点,尚未全面从现代化技术中汲取发展的力量。面对不可逆转的现代化进程,乡村社会必须从宏观改革处着力,消除不利于乡村发展的制度和体制壁垒,通过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产业发展、加强人才储备等方式恢复乡村和乡村教育文化发展的活力,才有可能重构乡村教育与现代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