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4篇
科学研究   13篇
体育   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人们对江苏男篮在二月十日和十二日两胜波多黎各队的比赛已经谈论得不少了。沉溺在赞扬声中,就会停滞不前;妄自菲薄,缺少复兴篮球的雄心状志,那就什么也得不到。 当前,我们正处在学女排、争贡献,落实全国篮球训练工作会议的任务,深入研究我国篮球技、战术的发展道路,为尽快进入世界强队行列而努力  相似文献   
32.
道教在中国生长已有一千八百多年历史了。在漫长的岁月中,道教在践行宗教的功能的同时,还发挥着中国古代社会工作的救助功能。时至今天,作为社会和谐的一股重要力量,道教在社会服务中依然具备专业社会工作的潜在救助功能,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有益方式与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33.
根据多年的调查分析,找出了乱架时空特性和乱架主要原因,提出了加强读者借阅教育,引进新型管理,增强管理者责任等有效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34.
充分反映我国体育成就和运动员精神风貌的五届全运会得到了各省、市的特别重视,各代表队均作了精心准备。篮球比赛由于其广泛的群众性深受各方关注。我国女篮在世锦赛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给我们带来了鼓舞,也激励着篮球界和各地篮  相似文献   
35.
四心相通教书育人———小学语文教学的体会□武山县教育局教研室赵宝膺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才能教好书、育好人呢?我认为只有依据教学大纲,了解编者的心、理解作者的心、体现教者的心、锤炼学生的心,这四心相通,才能达到教好书、育好人的目的。一、了解编者的...  相似文献   
36.
道情艺术的民俗化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情作为一种道教艺术形式,源于唐朝的道教经韵,是道教戏曲音乐艺术的重要形式。在道教世俗化发展中,道情艺术多以人们喜闻乐见的诗歌、戏曲的形式,传播道教教义,宣传出世思想。宋代以降,道情艺术在民间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道情艺术从神圣的道教神坛走向世俗的民间舞台,逐渐失去了它本来的宗教色彩,演变为一种纯粹的民俗文化。从道情艺术的民俗化发展过程来看,其与道教的世俗化道路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37.
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实验教材的出版,对音乐教学改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新的实验教材突破了传统教材的框架模式,突出以审美为核心,深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观。在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关注每一个学生,注重师生双方平等的互相交流,沟通与合作,交流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体验,对学生的学习加以引导,对学生的学习给予肯定和赞赏。本人在音乐新课程的具体实施中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与思考。  相似文献   
38.
家风是我国民族文化和传统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家风文化是中国古代人们在累世繁衍生息过程中所形成的稳定的生活作风与处世之道.重视家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而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家风文化变得越来越重要.基于此,该文将从分析现代优秀家风的内容及特点出发,阐述家风文化的深刻内涵和家风文化教育的现实意义,并提出...  相似文献   
39.
善美同志离我们而去了,走得那么匆匆。他虽已年逾古稀,还是那么精神矍铄,还在孜孜不倦地探讨着教育改革课题。一个永不疲倦的生命竟被一次交通事故夺去。噩耗传来,不胜悲切和痛惜。凡是认识善美同志的人,无不称颂他是“学者型”的领导干部。其实解放前他并没有读过多少书。他当过兵,打过游击,为推翻三座大山、解放广西作过贡献。新中国成立后,是党把他送到高等学府深造,随后便在高校默默耕耘。由于他的出色表现,党又一步一步把他推到教育工作的领导岗位。他对党有着深厚的感情,与他共过事的人也都知道,他并不是那种世俗的行政官…  相似文献   
40.
道教山水悟道诗是道教诗歌的一个重大题材,亦是中国古代山水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道教形成的一千八百多年历史中,道教山水悟道诗层出不穷。迨至唐代,道教山水悟道诗更臻繁荣,或隐或显地凸显出气韵清虚的道教审美心境。本文分析道教山水悟道诗的特定作者在特定的道教时空中的宗教体验与审美快乐,以探求其清虚意趣和独特的道教涵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