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教育   57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西方学校效能研究40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学校效能研究的主要内容可以总结为以下四个方面:1.学校效能的内涵;2.有效学校的特征与影响因素;3.学校效能的测量与评价模式;4.学校领导对学校效能的贡献.  相似文献   
32.
作为学校课程领导行为的地图,"八维行为模式"详细而又忠实地描述了学校课程领导的八种行为:课程目标激励、优化课程内容、监控教学过程、赏识教学成绩、关注教职员工、激励课程创新、优化教学环境、赢得外界支持.这为理解和实施学校课程领导提供了指南.  相似文献   
33.
让课程面向事情本身:内容与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构主义主张学习者的"自主建构",却没有为"自主建构"建立内在尺度,这使得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带有主观主义倾向.克服这一不良倾向的根本点在于让课程面向"事情本身".从内容层面看,课程所面向的"事情本身"具有明显的意向性和语言性特征;从方法层面看,课程面向"事情本身"的方法主要包括现象学方法和诠释学方法.现象学...  相似文献   
34.
教育资源的城乡不均衡分布——以黑龙江省基础教育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黑龙江省基础教育资源的城乡不均衡分布主要体现在师资、教学经费、教学媒体三个方面:师资在教师的专任性、职称、学历和课业负担四个方面存在配置不均衡问题;教学经费在教育事业费、基础建设费、校舍维修费和教学仪器设备值四个方面存在配置不均衡问题;教学媒体在计算机、多媒体教室、互联网三个方面存在配置不均衡问题。这种实证分析有助于了解教育资源的分布状况,进而有助于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以促进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35.
不同的课程话语承载着不同的课程思想,也发挥着不同的课程效用。西方六种话语系统,可助推我国课程话语的自主建构:洞析政治性课程话语,增强课程话语的公平性;借鉴女性主义话语,引导强势与弱势群体的课程话语循环;探索现象学课程话语,以体验、还原模式追寻课程本质;解读后结构性课程话语,鼓励课程研究跳出"圈地",深入更宽泛的课程场域;应用自传性课程话语,以自传、叙事的方法帮助学生构建"自我经验"话语;研读全球化课程话语,促进课程话语的跨国沟通。  相似文献   
36.
阳明心学基于经典儒学的入世精神,形成了知行合一的劳动精神观。一是在以劳育美层面,倡导事天尽性的崇高精神,弘扬劳动生成人与自然的光荣使命;二是在以劳增智层面,倡导以劳致知的求真精神,主张在以劳动形成知识的同时将知识身体化;三是在以劳树德层面,倡导为善去恶的致善精神,主张通过以正确之法做正确之事的“正事”行为,成就良知生长与万物生长;四是在以劳创新层面,倡导成物成己的创造精神,主张通过批判性反思直面事物本身,依据事物自身变化创新治理事物的方法,通过文化融通使事物得到综合治理;五是在以劳健体层面,倡导强体力行的实干精神,弘扬居安思危、以苦为乐、持之以恒、攻坚克难的艰苦奋斗,勇担为天地立心以使万物顺天致性的责任,践行学以致用以知识改造世界的笃行精神。  相似文献   
37.
评价品格是教师评价素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求真、求善、求美三重向度的内涵:求真层面指向的是将教学评价之事“做好”以有效达成评价目的的科学化品格,主要包括直面成效的求实精神、评价自主的批判精神、包容他见的融通精神、质量至上的工匠精神;求善层面指向的是将教学评价之事“做对”以规范地展开评价活动的伦理化品格,主要包括以评促长的仁爱心、公平待生的公正心、守职担责的责任心和合作协调的共进心;求美层面指向的是将教学评价之事做好做对的意义化品格,主要包括愿景驱动的评价信念、生命内化的评价使命与个性彰显的评价风格。  相似文献   
38.
英语知识对英语教法具有内在的规定性:英语知识的工具与人文属性决定了英语教学必须基于工具和人文之法的特性而教:英语知识的法理与形式之间的关系决定了英语教学必须让法理“哺育”形式,使形式不拘泥于法理:英语中的知识趣味与趣味知识之间的辩证关系使得英语教学幽默必须从游戏本身回归到英语知识本身;英语知识的显性功能与隐性价值使得英语教学必须在运用显性功能的同时发挥其隐性的价值。只有这样,英语教学才不至于走向没有知识的空洞。  相似文献   
39.
当前,"以事为本"正成为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一方面,课程不但应成为"事物本身"的摹本,以便让事物的本来面目向学生显现出来,而且应成为"事物敞开方式"的摹本,以便让学生掌握敞开事物本来面目的方式。另一方面,课程组织应故事化,课程在实质结构层面应以社会事务为组织中心,在形式结构层面则应以故事为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40.
从实践智慧角度看,课程评价的根本任务在于分析课程对提升学生的实践智慧所产生的客观效应:一是分析课程在提升学生的规范性实践智慧方面所产生的客观效应,重点在于分析学生的整体评价判断能力和具体评价判断能力;二是分析课程在提升学生的效能性实践智慧方面所产生的客观效应,重点在于分析学生对行动方案的制定能力、执行能力和评估能力;三是分析课程在提升学生的存在性实践智慧方面所产生的客观效应,重点在于分析学生对"生命意义"的认识、体验和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