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教育   5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寓情于知的人本主义学习范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2.
明荣辱、知廉耻:道德教育的时代呼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中.重视以德治国的儒家伦理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早在两干多年前。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就明确提出了“为政以德”的主张。他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群星共之。”显然,孔子是强调以德治国的。其实,从道德心理学的研究立场出发,我们认为.德治之所以有效,就在于它能使民众“知耻”,从而自觉地做到有所不为,自觉地避免犯罪。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儒家学者就主张将“耻”与“德冶”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3.
按照传统心理学的观点,只有人类才有思维和意识活动,因为思维是意识的核心,而意识必须以语言为中介。认知神经科学对失语症患者的研究发现,意识和思维并不完全依赖于语言,语言缺失只对扩展的意识产生影响,而对核心意识未造成损害。即使没有语言的参与,失语症患者仍然能够产生某种有表象的、非言语的意识活动。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向传统的心理学观点提出挑战:意识活动既统一又相对独立,并非只有人类才有意识,意识并非仅以语言为基础,并非脑的所有活动都与意识有关,很多脑活动都是无意识的。  相似文献   
14.
15.
西方心理学从正式独立到今天已经走过115年的历史了。但在科学发展史上,100多年是十分短暂的。同其它科学相比,心理学还处于幼年的发展阶段。当今世界已进入电子时代,信息时代,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科学也在随着科学的进步而不断发展。有人预言21世纪将是心理学作为带头学科的时代。心理学能够承担起这个历史的重任吗?本文试从  相似文献   
16.
价值观教育与教育中的价值观(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四、学校教规及实践中的价值观 :一些关键性的问题  关于学校在培育学生的价值观 ,促进学生的精神、道德、社会及文化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目前可以说是一个热门话题。在一些期刊、书籍、课程材料 ,以及通过一些组织或协会所提供的资源和培训中 ,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关于价值观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文献。教师们越来越关注并涉足于价值观的教育 ,但是 ,他们的这种工作和努力却不一定总是能够与当前学校教育实践中的研究成果切合得很紧密。在英国 ,我们可以发现教育中诸多问题中的这样一个问题 :尽管传统意义上说英国的教育家把价值观早已…  相似文献   
17.
确定问题测验与新科尔伯格理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确定问题测验是在科尔伯格访谈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测量青少年和成人道德判断发展水平的有效方法.这种纸笔测验的方法简单易行,有很高的信度和效度.以DIT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新科尔伯格理论扩展了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两者都强调道德认知、注重发展、重视自我建构、关注青少年和成人的道德发展,但在测验的方法、后习俗水平的道德推理、共同道德、道德图式和道德阶段等问题上存在分歧.  相似文献   
18.
传统教育以社会和教育者为出发点,把学生当作动物和工具来进行“培养”和“塑造”,力图使他们成为社会的所谓“适应者”。这样,教育的价值就单纯地变成了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工具。诚然,肯定教育具有工具价值本无可厚非,但一味强调人的工具性,而相对忽略了人的内在需要和主体性发展,这样的教育就成了“无人的教育”。马克思在论述人类社会的发展阶段时曾划分了三个阶段:一是古代社会个体对他人、对社会集体的依赖;二是近现代社会人对物质的依赖;三是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人的自由发展。①人类几千年来的文明史确实证明了马克思这一论点的…  相似文献   
19.
经验学习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研究取向,是指通过亲身体验或实际操作而进行的学习。罗杰斯的有意义学习为经验学习奠定了初步的理论基础。近20年来,经验学习又衍发出一些新的观点:克尔伯确定了经验学习的四个基本成分和四个基本过程;博顿分析了经验学习过程的一些方式;托马斯通过大学教学的实践具体地论证了经验学习的实验模型。这些新的研究得出了一些对我国教育具有积极启示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杨韶刚 《教育科学》2013,29(2):73-77
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世界趋势,但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在教学理念与方式上严重滞后,研究生普遍缺乏创造性思维能力,国际化交流不足、参与性研究不多、国际化特色不强。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之路,在战略构想、理论研究、人才引进和学术交流等方面完善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机制,对推动我国在未来跻身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之林具有战略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