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教育   6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51.
在北京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上,三次出现活字印刷的“和”字,既重现了汉字的发展脉络,又突出了中国以“和”为贵的文化传统。那么,“和”字在中国文化中到底有什么深刻含义呢?“和”起初指音乐和谐。如《老子》中的“音声相和”。后来意义又得以引申,许慎《说文解字》曰:“和,相应也。从口禾声。户戈切。”这里的“相应”不仅仅指音乐的相应相谐,更指天地人的相应相谐。  相似文献   
52.
53.
语文教师在不断更新的现代文论面前常会无所适从。根据文本的具体特征,寻找相应的文论,从文本、作者、背景这条经线和编者、读者、教者这条纬线出发,重建各种矛盾因素的辩证统一关系,走第三条道路,是一种理性的选择。  相似文献   
54.
时至今日,绝大多数教师对语文学科“教学目的”的理解,仍然存在歧见。教学目的的含糊,导致了教学内容的迷失。回望20世纪40年代,蒋伯潜先生在“教学目的”这个根本问题上的真知灼见。至今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相似文献   
55.
教育是一门艺术。泰戈尔说得好:“不是槌的敲打,而是水的轻歌曼舞,使鹅卵石获得了完美。”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在完成各项教育任务的过程中,要遵循教育规律,把握时间艺术,积极有效地开展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56.
《论语》是零散的语录体散文.这是文本的特点,也是教学的缺点。将原本零散的语录组成相对有序的教材内容,《(论语)选读》教材编辑已进行了可贵的探索。整个教材内容分为政治、修身、学习与教育、哲学四个方面.每个方面又有不同的主题,每一主题设置为一课.  相似文献   
57.
高三是把学生架到火炉上“烤”的一年,也是把教师堆到火炉边思考的一年。语文教师如何减少学生的痛苦,增加复习的效果,是高三语文教师需要思考的重点。下面我从九个方面对高三语文复习教学进行诊断与反思。一、用心与用力高三语文复习,需要用力,更需要用心。譬如复习字形题,我们花费很多时间,做了大量习题,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记住了大量字形错误字,以致混淆了正误。  相似文献   
58.
“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内涵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现行苏教版高中教材(必修)是2004年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目前在苏浙等试验区使用的新课标教材。它一改传统的单元编排体例,根据主题来选文组元,每个模块从"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个向度设置专题,每个专题采用"文本研习"、  相似文献   
59.
木雕是非洲最常见的工艺品。然后商店里陈列着的木雕可以说琳琅满目,然后我在一个摊点前停下来,然后目光被几个坐凳吸引住了,然后说是坐凳,然后其实是一个卷鼻大耳象。然后这些坐凳构思新奇,然后大象雕得栩栩如生。  相似文献   
60.
【缘起】 《(论语)选读》是浙江省高中语文走进新课程的第一门选修课程。《(论语)选读》教学,至少面临着五大困惑:第一。《论语》是经典,如何“彻底、清晰、明确地领会”作品?第二,《(论语)选读》教学是学术研究,还是生活还原?第三,《论语》是零散的不成系统的语录体典籍,如何将其连贯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