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0篇
教育   71篇
科学研究   4篇
综合类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高职人才培养,再也不能只盯着以内贸为主的中小企业,指导思想上要为"中国的世界企业"培养人才,没有国际知识与技能、全人类的视野与眼光的职业教育是走不出国门的。职业教育必须有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在国际化视野下,培养满足多层次需要的现代职业人才。少数优质高职院校现在就应该开始,到企业进行调查研究,探索高职本科教育的可行性,探讨培养高职硕士研究生的可能。  相似文献   
52.
高职教育改革与中国社会现代化过程是同步的,其改革的本质就是高职教育现代化。本文通过对近几年高职教育改革的反思,认为改革思想不系统、不完善,指导性不强。我国高职教育改革要以学生为主体,主要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能力、职业行为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四大关键能力。  相似文献   
53.
高职教育改革与中国社会现代化过程是同步的,其改革的本质就是高职教育现代化。本文通过对近几年高职教育改革过程的回顾,认为其改革思想不系统、不完善,指导性不强,认为我国高职教育要改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能力、职业行为能力与创新、创业四大关键能力。  相似文献   
54.
高职院校的特色建设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课题.本文以经济学视角,应用经济学原理,从文化课教学特色、教学模式特色、办学特色三个方面,论述了高职院校的特色建设的原理.  相似文献   
55.
一、问题缘起与职教贫困 职教,作为一个教育大类,过去的管理体制由部门、企业和地市级人民政府办学。高职教育出现后,过去的办学主体没有大的改变.新增了省办和民办高职两个主体,并把处境尴尬的高等专科学校划入高职类。统称“高职高专”;中职教育办学主体开始下移至县级人民政府。目前,已初步形成以省、地(市)、县(市)三级地方政府为主,  相似文献   
56.
“三农问题”中有些问题,按目前的认识水平,是无法解决的;有的问题,受条件限制,很难解决。但农村资源低效利用,县乡政权人员膨胀、机构臃肿,农村金融市场,社会保障,农民进城等问题,必须解决,而且又非解决不可。破解的方法只有从打破“小农经济基础”开始,进行一系列制度创新,农业规模化经营和人口向城市转移,同时进行,农村的繁荣不是没有可能的。  相似文献   
57.
高职院校的特色建设,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课题。从经济学视角,应用经济学原理,从文化课教学特色、教学模式特色、办学特色三个方面,论述了高职院校的特色建设的原理。  相似文献   
58.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系2001年推出“税收会计与筹划”新专业.该专业具有广泛的社会需求,有与传统的财税专业不同的特征。它的本质是节税,与通常的偷、避、骗税等有本质的区别,对社会经济生活、立法活动将产生广泛的影响,其运作方式也有它的规律。  相似文献   
59.
我国税收执法主体内部征管改革,对政府收支状况改善的作用有限,税外政府收入对税收形成干扰、挤占之势,必须纠正。财政、税收管理体制应进一步与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相适应,形成有中国特色的“三级预算、三分税制”,建立国、市、县税三大系统,为全面小康建设配备财源。建立征、管、查、网四位一体的协调运行机制,逐步实现税收“三高”目标。  相似文献   
60.
中国高职院校风险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高校五年后可能破产”,是耸人听闻的推断,但它有可能是中国高职院校未来发展的必然。历史上中国高职教育发展的不确定性,21世纪初职业教育的边缘化以及现行高职教育中存在的各种矛盾,使得中国高职院校具有不确定性风险,可能导致破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