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教育   27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教师是教育之本,没有具备较高人文素养的教师,就很难对大学生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当前,大学生对高校教师的评价标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校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精湛的教学技艺,还要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因此,高校必须重视加强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广大教师更要重视加强自身的人文修养,努力构建完善的人文素养体系.  相似文献   
2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是现代教学发展的必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网络教学已显示出其优势,使课堂教学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但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相关教学原则,应该注意解决存在的问题,以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育人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23.
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了解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准确把握这一思想的科学内涵,探讨其时代价值,对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广大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境界,改善社会风尚,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4.
民族历史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抗争史和探索史.因此,中国近代史是对广大青少年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一部不可多得的生动教材.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了中国近代史教育在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中的积极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25.
人文教育是全面培植人性的教育,它对培育大学生的人文素养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大学要推进人文教育事业健康向前发展,就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并遵循以学生为本、与时俱进、系统优化、针对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26.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邓小平非常重视历史,重视对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经验教训的总结,并从历史中吸取智慧,表现出卓越的历史见识和政治远见。历史在邓小平的现代决策中起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7.
人文能力是人文素养在行为中的外在表现.文章论述了理工科大学生人文能力提升的现实意义,当前理工科大学生人文能力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时期理工科大学生应具备的人文能力以及提升人文能力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28.
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基所在,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和不竭动力.由于全球化深入发展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转型时期,当代大学生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民族文化认同危机.增强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对策是:高度重视民族传统文化教育进课堂工作;正确引导和规范校园中的"洋节热";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积极开展民族文化实践体验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