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0篇
教育   73篇
各国文化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华东师范大学通过一系列举措尝试建构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即:通过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为恭科生能力培养提供政策支持;通过建设专家型师资队伍来保障高水平的本科教学过程;通过建设高水平课程、出版高水平教材,为本科生提供充足的学术养分;通过改革实践教学,为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发展提供实践机会;通过改革评价方式,激发本科生参与科研训练、提升创新能力的热情;通过广泛深入的国内外学术交流,扩展本科生的学术视野;通过师徒制的科研能力训练方式,让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和设立本科生科研项目,在行动中培养他们的科研意识与创新能力。实施上述措施后,本科生参与学术活动的意识明显增强,创新能力获得显著提高,在国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与辐射效应。  相似文献   
62.
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竞争已成为生活的主旋律:求学要竞争,不要说考大学,就连找一个称心些的小学,竞争者芸芸;谋职要竞争,不要说找个合意而又薪水高的职位,就连一般的工作岗位,如今也是多人起而争之;升迁要竞争,工作多年,眼看就有了一个升迁的机会,无奈也是众人虎视眈眈……实在是求者众而机会少啊!  相似文献   
63.
习俗还是发生?--生命历程理论视角下的毕生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命历程研究最近在国外发展心理学理论界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本文首先介绍了生命历程理论的基本原则和概念,提出年龄、转变等时间概念不仅直接体现了生命历程理论的创新之处,还是其研究范式的重要基础,其次侧重比较了生命历程与毕生发展观联系和区别,最后分析了生命历程理论对国内发展心理学的启示,认为研究也可以从这方面做进一步的思考与拓展。  相似文献   
64.
65.
桑标 《家庭教育》2001,(3):36-37
某日外出办事,乘坐的是双层公交车。干脆走到上面一层落座,可以居高临下看看沿路的景致。不一会,上来了一对年轻夫妇,带着一个孩子。孩子看上去2岁多些。他们占了第一排的“观景座位”。孩子的父母对售票员讲,票随便买到哪里,出来无非是为了让儿子乘车玩玩,四处看看。  相似文献   
66.
创造性发展的三重心理基础及其教育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的教育领域.关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性培养的研究和实践方兴未艾。但与此不相适应的是,关于创造性发展之心理基础的研究很少.而系统研究则更少。我们认为,元认知过程、知识基础和个性发展,构成了创造性发展的三重心理基础;正是这三个领域的活动和相互作用,导致了创造性的产生;因此,旨在提  相似文献   
67.
和谐,是家庭教育的追求。用和谐的方法培养孩子,培养孩子成为和谐的人,是家庭教育的最高境界。如何使我们的家庭教育呈现最佳状态——和谐?我们请上海社科院副研究员陆震、上海师大心理学博士桑标、华东师大博士易凌峰、上海市特级校长张雪龙撰写了一组文章,相信他们的文章会给我们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68.
桑标 《幼儿教育》2010,(1):12-13
愿望是人对未来美好事物的一种向往。每个时代的人,都有与时代特征相吻合的愿望。愿望与年龄有关,因此,不同年龄的人有不同的愿望。愿望与身份角色相关,因此.不同身份角色的人.愿望也通常不一样。孩子的愿望,尤其色彩斑斓。  相似文献   
69.
心理学长久以来试图寻找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对应关系,然而研究结果却未提供太多支持性的证据,其原因之一在于对态度结构的复杂性缺乏清晰的认识。内隐社会认知研究的兴起使我们认识到态度既包含意识的成份,也包含无意识的成分,即所谓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的区分。本研究在综合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内隐态度与外显态度之间的关系,以及二者对于个体行为的预测情况。在此基础上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0.
据上海的一项调查,在初中生中,当被问及“如果你碰到困难或疑惑,首先会向谁求助”时,只有约百分之一的学生选择了自己的父母,认为父母是自己值得信赖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