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333篇
科学研究   42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7篇
综合类   19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3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本文试从综合的角度来观察和解决汉语"了"的多义问题,认为在"‘了’紧随动词之后,同时又处于句末"这一类小句中,"了"之所以能体现出不同的意义,除了受到主语人称、语境等语用因素的影响外,小句中动词的类别及其语义特征也会对"了"的功能起到不可忽视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02.
103.
随着多媒体网络化教学环境的形成,现代化的教育手段为英语教学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这是对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的变革,也为更好地进行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提供了硬件保障。但与之相配套的高职英语评价体系却不能跟上改革的步伐。本文试图对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评价策略进行探讨,期望达到更加合理,更科学的评价效果。  相似文献   
104.
105.
吴汝纶考察日本学制史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著名教育家、桐城派后期大师吴汝纶,曾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五月赴日本考察学制,同年九月称疾引归,历时三月有余,并有考察记录。对此,《吴先生尺牍》中多次提到过。在《答贺松坡》书中,曾谓:“《东游日记》,草草记所见,不能得其要领,亦无论说,不足观采。”另在《与张野秋尚书》书中亦说:“仅将文部所讲及视阅各学日记,抄呈台览。”此外,还在《同记者俱乐部送别会答词》中说:“现将所访各节,交印工排印,限初九蒇事。”这些都证明,吴汝纶考察日本时,确实专有记录,然而,并未发现有《东游日记》刊行于世。新近,我们在搜集资料时,从安庆市四中退休教师金杏村处找到了吴汝纶当年访日的史料。史料为日记体,纸质为毛边纸,采取纸捻装订而成册,封面未标名称。规格是23公分×12公分。所记内容始自清光绪二十八年六月初一(1902年7月5日),止于十三日(7月17日),共计十三天的考察情况。这是至今所发现的有关吴汝纶访日的第一份史料。据初步考证,日记显然不是吴汝纶本人所记。有关资料表明,极有可能出自吴汝纶所器重的弟子、随员李光炯之手。这本只有十三天访日记录的日记,是否就是吴汝纶多次提到过的《东游日记》,尚无法定论,现发表如下,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06.
107.
析:两题都填if,但在a句中if引导一个宾语从句,意为“是否”,也可用whether替换,而在b句中if意为“如果”引导一个条件状语从句。  相似文献   
108.
颜元所倡导的实学教育的教育目的是建立在他对人才认识的基础上的,他认为人才是国家繁荣、社会发展的根本。颜元的人才观中渗透了全面发展的内涵,他认为“通儒”之才和“专门”之才都可称为圣贤,每个人都应该得到全面发展。在人才培养的方式方面,颜元认为学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教育过程中要因材施教,并且他认为“习行”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9.
把已有的知识、规律、熟悉的题目类型运用到新的题目中去,这就是迁移.若不注意题目本质的区别,忽视题目自身的特点就会导致迁移失真,即产生负迁移1.文代图的负迁移例1.已知集合M{(x,y)|x_2/16 y_2/9=1},N={(xy)|x_  相似文献   
110.
<正>"确实地,真实地"Literally是指"是真的"。然而,大多数母语使用者都错误地用其表达以强调某事。比较:如果你不做家庭作业,他会宰了你。还有:如果你不做家庭作业,他真的会宰了你。第二个例子意思是如果你不做作业,你们老师一定会要了你的命。哦,天哪!实际上,这不是"事实地",而是"比喻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