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24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武新宏 《当代传播》2008,(3):106-108
中国的电视纪录片创作,在20世纪末到21世纪之初,呈现出纪实风格、内容题材、叙事手法的多元化形态,审美价值也表现出平民化、娱乐化、个性化的趋势。本文对纪录片创作风格所做的梳理及审美价值的思考,是为了使纪录片创作更加趋于理性和符合艺术创作的规律。  相似文献   
12.
2011年1月1日,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正式对全球播放,一部与频道宗旨相吻合的12集纪录片<当卢浮宫遇到紫禁城>,引起广泛关注.本文从国际视野与现代表达入手,解析其纪录理念与表达手法的创新与突破,为当下历史文献类纪录片创作以及中国纪录片国际化传播之路提供一些思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
武新宏 《视听界》2010,(6):87-88
江苏卫视《人间》栏目创办于2007年3月5日,周一至周五每晚21:30播出,以"正在发生的事件,共同经历的情感"为主题,为观众呈现一个有悬念、有戏剧冲突、正在发生的情感故事。2008年,节目获《哥伦比亚新闻评论》中文版媒体行业"中国标杆品牌"。《人间》有什么独特之处?本文将从节目形态、内容设置、传播方式等方面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4.
武新宏 《青年记者》2007,(16):103-103
纪录片是指故事片以外的、取材于现实生活的、非虚构的影片,中国纪录片的创作,经历了一个曲折反复的过程之后,在20世纪90年代回归纪实理念,并在风格上呈现多样化的态势。  相似文献   
15.
电视纪录片创作风格与审美价值的衍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电视纪录片创作,在20世纪末到21世纪之初,呈现出纪实风格、内容题材、叙事手法的多元化形态,审美价值也表现出平民化、娱乐化、个性化的趋势.本文对纪录片创作风格所做的梳理及审美价值的思考,是为了使纪录片创作更加趋于理性和符合艺术创作的规律.  相似文献   
16.
对于中国电视纪录片来说,2010-2012年又是一个丰收期,甚至因为《舌尖上的中国》使一向低调的纪录片重回大众视野,掀起一股纪录片热潮.总体呈现丰富的题材、故事化的叙述、国际化的视野等特征,既有现实题材的全面回归、也有历史题材的热中含忧的创作情态.本文以2010-2012年度获奖的所有作品为依托,进行风格特征的总体描述和衍变评析.  相似文献   
17.
2009年1月12日,12集电视纪录片《台北故宫》一经问世,便引起广泛关注。本文以《故宫》、《台北故宫》为文本进行比较,从纪录理念、纪录手法、审美形态的衍变,解析纪录片《故宫》与《台北故宫》所呈现的不同纪录理念与审美形态,以及对纪录片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武新宏 《新闻界》2007,(1):40-40,42
在娱乐节目大行其道的传播环境下,《百家讲坛》作为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一档“学术性”较强的栏目,受到了广大受众的普遍青睐,收视率稳步上升,成为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收视率最高的品牌栏目。而这个结果,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