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2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轻微型肝性脑病(MHE)是指在肝硬化患者中不能通过临床检查发现的轻度的神经认知功能障碍,其影响到社会交往、情绪行为、睡眠障碍、身体和精神症状及生活质量等下降。早期诊断与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防止其进展到临床肝性脑病(HE)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众多学者在认识该疾病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文章就MHE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发病机制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更深入地探讨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中医证候与血清甘胆酸(CG)的临床观察。方法:按照肝炎后肝硬化诊断标准收集肝气郁结、脾虚湿盛、湿热内蕴、血瘀证4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80例,另选同期健康成人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并记录4种不同证型患者及对照组与血清CG、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结果差异。结果:肝气郁结组、脾虚湿盛组、湿热内蕴组、血瘀组血清CG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0.01;脾虚湿盛组、湿热内蕴组、血瘀组TC、TG、HDL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P0.05。结论:肝气郁结组、脾虚湿盛组、湿热内蕴组、血瘀组血清CG均比正常对照组高。同时,湿热内蕴组相较余组升高更显著,由此而知,湿热内蕴证患者肝细胞坏死程度明显高于肝气郁结证、脾虚湿盛证及血瘀证。该研究提示血清CG含量测定对肝硬化预后的判断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教学查房是一种以现有临床住院病例为基础的实践教学,是实习带教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目的是解决课堂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通过教学查房,能让学生有机会演示和验证自己的临床能力,并结合实例,带着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去观察、发现、判断,以培养独立思考和临床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5.
"治未病"理念蕴含着丰富的健康养生医学思想,对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时代的变化,健康养生越来越被重视,"治未病"理念是健康养生文化的灵魂,在治未病"理念指导下探讨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通过对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进而以"治未病"理念为指导思想,从完善政策管理和运行机制、提高群众对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多方位认识、培养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人才队伍、开展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传承创新等方面论述如何进行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茵陈术附汤来源于《医学心悟》,该方简约、易行、实用,具有温阳散寒、健脾化湿、活血化瘀退黄之功,近年来在治疗慢性肝衰竭上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此外,通过对茵陈术附汤作用的机制研究,发现该方在治疗慢性肝衰竭阴黄证上也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逍遥散加减治疗肝着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肝着肝郁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治疗组40例。对照组予西医护肝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护肝治疗基础上加用逍遥散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中医证候积分均得到有效改善,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67.50%(P0.05),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对照组9.03±3.95,治疗组3.84±2.6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逍遥散具有疏肝解郁、健脾和中的功效,对肝着肝郁脾虚证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有确切的疗效,并具有安全、方便及毒副作用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治疗乙肝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及对照组100例,所有患者均予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治疗,治疗3周为1个疗程。通过评价两组肝功能(TBIL、ALT、AST、ALB)、凝血功能(PT、PTA)、血脂功能(CHOL、TG)、甲胎蛋白(AFP)情况;肝脏彩超(门脉血流内径);临床症状改善等观察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的临床疗效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改善肝功能、凝血功能、血脂、甲胎蛋白;肝脏彩超改善情况;临床症状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可提高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衰竭的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关于中医、中西医结合诊治肝衰竭的文献,总结肝衰竭的病因病机、临床分型、中医证型及治疗研究进展。结论:中西医结合联合治疗可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症状、体征、提高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好转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临床提供经验,并为中医药在防治酒精性肝病的方面提供新的研究方向和思路。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以及Pubmed等数据库,搜索近6年的文献,主要内容包括病因病机、发展、治则方药等。结果:获取大量的文献,再将符合标准的纳入文章中,文章就从其病因病机、治则治法,临床经验及研究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结论:中医药在治疗酒精性肝病方面前景广阔,有很好的效果,值得再进一步的研究及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