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7篇
教育   2173篇
科学研究   363篇
各国文化   17篇
体育   159篇
综合类   76篇
文化理论   21篇
信息传播   35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214篇
  2013年   201篇
  2012年   177篇
  2011年   188篇
  2010年   216篇
  2009年   187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213篇
  2006年   157篇
  2005年   158篇
  2004年   158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21.
早期放映电影并无影院,看影戏都在茶楼饭馆里,这大概是沿袭了饮茶听书的风俗。1897年起,上海天华茶园、奇园、同庆茶园等都放映过电影。但看电影与听书到底不同,它须隔绝光亮使观众置身于黑暗中,所以放映电影从一开始就辟单室于茶楼,另售门票。  相似文献   
22.
本文阐述了上海市中心图书馆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现状,探讨了中心图书馆发展战略构思,集文献资源、网络资源和服务资源为一体的现代化信息中心,对中心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方式提出了探讨性建议。参考文献5。  相似文献   
23.
大学形象微电影的创作与传播已成为一种常见的媒介现象。在这类数量繁多、良莠不齐的作品群中不乏兼具视听享受和文化内涵的精品。本文从视听艺术的角度,对中外一些优秀的大学形象微电影的影像符号及其艺术表达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以期从较有可操作性的层面探讨微电影的艺术创作规律与艺术价值的提升。  相似文献   
24.
25.
本文根据实践经验,对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教法进行探索,强调文史结合、关注作家生平和突出名篇三个基本原则,提出了课堂教学中一些具体的做法。  相似文献   
26.
所谓曲问,即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不是单刀直入、直截了当的设问,而是另辟蹊径,绕道迂回,从侧面或者反面提出问题,问在此而意在彼,使学生的思路拐个弯去探究解决问题。教师再通过旁敲侧击进行适当点拨,帮助学生疏通思路,清除思维障碍,加深理解。曲问采用的是曲线迂回、欲擒故纵的策略,往往能激发学生深入探究文本的  相似文献   
27.
看鉴宝类的节目,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很多东西,因为古人在制作时犯了点错,让它与同类的东西格格不入,不过它不但没有遭到淘汰,反而身价一路飙升,凌驾于其他物品之上.就算是古人犯的错比较离谱,让这件东西有了缺陷,失了些美感,无法与其他同类东西相提并论,它也依然有收藏的价值.  相似文献   
28.
叙述了现有高考模式下高中化学教学的现状,结合若干教学片断详细论述了以新闻素材创设化学课堂教学情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提出以新闻素材创设教学情境需要做到紧密联系教学目标,有效激发认知冲突,切实驱动教学进程,展现课堂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29.
30.
汤溶溶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9):244+246-244,246
随着国家科教兴国的战略部署,以及贯彻中共中央2020教育发展纲要的精神,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实施大学生体育运动与健康工程,是迎合国内外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当前由于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心理及各种压力增大,多数学校是以就业为导向、应用学习型的培养目标,体育课程被弱化和不能正常开展,还有的学校体育课程的设置不规范与不标准,导致大学生的体质状况不佳。如何保证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作为科教兴国的战略组成部分,纳入有序的发展轨道已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