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0篇
教育   58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主体性教学模式是在主体教育思想下培育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主体能力,最终完善学生主体人格的教学活动程序。围绕这三个方面,对高师教育类课程的主体性教学模式展开了系统探究,以期促进主体性教育思想在高师院校的实施,并进一步丰富高师教育类课程课堂教学的相关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22.
汤颖 《化学教与学》2011,(5):96-97,73
利用传感器实验技术中的电导率传感器对向Ba(OH)2溶液中滴入稀硫酸这一反应过程中的电导率进行测量、记录、图像绘制并根据需要对实验过程进行回放,与现行人教版、鲁科版的教材实验相比,放大和细化了实验现象,更深刻的揭示了离子反应的实质,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离子反应的认识。  相似文献   
23.
24.
分析化学以"概念"为细胞,有效教授概念成为分析化学专业教育的核心。本文从分析化学概念"思想性、现实性、准确性、创新性"四大特点出发,结合具体教学实例,探讨了使学生能够"全面理解、彻底掌握、灵活运用"概念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5.
实践性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得以顺利实施与最终实现,需要具备几个基本的保障条件,这些条件当包括:目标条件满足应用型价值取向;实施条件满足活动型的实施理念;内容条件满足生成型的课程资源开发范式;评估条件满足发展与过程性的评价方式;师资条件满足行动型的教学团队建设;制度与文化条件满足全员性的制度关怀和精神参与。  相似文献   
26.
地方高校教学团队的建设向教研室已有的体制提出变革要求,对于教研室体制中所存在的教学与科研关系调节不和谐、教研室结构划分不合理、教师地位不明确以及教研室制度缺失和文化不健全等问题,文中提出从四方面来进行改革。具体改革思路包括:在教研室体制改革的目标定位上做到教学优先,兼顾公平;在教研室体制改革的组织思路上做到配备一流的教研室主任,优化教研室成员结构;提倡将“以师为本”作为在教研室体制改革的核心价值理念:在教研室体制改革的环境保障方面主张建立健全制度规范、开创教研室文化。  相似文献   
27.
建构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对于促进高师院校自身发展及推动教师专业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建构的基本思路是:课程目标实现由"一"向"多"的转换;课程内容兼容"个体性"与"社会性"的需求;在课程结构上加大实践课程的比例;课程实施将"讲"、"评"、"练"、"议"、"思"有机结合;实现课程评价的人本性、专业性和规范性综合的标准.  相似文献   
28.
一、学生评教体系中的不完全评价因素分析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一般每学期进行一次,评价的方法是在课程即将结束时,由学校教务部门组织学生根据事先拟定的评价指标进行打分评价,指标内容有“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然后根据给定的权重,求出加权平均值,作为教师本学期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值。在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每个因素、每个过程都可造成评价结果的不公平,或者评价结果不具可比性。因此,高校的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是一个非全面评价,学生评教过程中产生不完全评价关键有以下几个因素:  相似文献   
29.
30.
新课程教学评价向高考制度改革提出了适应性变革要求,综合考察新课程教学评价的具体变革思路,我们以为,高考制度应以“发展”作为其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并应在改革过程中遵循本土性、动态性和差异性等具体改革原则,从具体的“人”的因素出发提出改革思路,完善改革进程,最终实现改革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