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1篇
科学研究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本文对美英早期87种几何教科书进行考察,探寻圆心角、圆周角和弦切角的多种定义方式以及相关定理的多种证明方法,为HPM教学提供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102.
中学一线数学教师手头缺乏有关的数学史材料,或在材料的取舍上存在一定的困难。"角平分线"是初中数学中的一个知识点,多个版本的教材都没有涉及其相关的具体历史,内容呈现也未采用历史的视角。从角平分线的起源、作图、推广、应用等方面搜集历史、文化素材,在趣味性、科学性、有效性、可学性、新颖性五项原则的指导下,采用附加式、复制式、顺应式、重构式四种方式,对"角平分线"进行HPM视角下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03.
<正>1引言积化和差公式是一组重要的三角恒等变换公式,它能够简化复杂的三角表达式,减少计算量.《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在三角恒等变换的内容要求中,明确提出要能运用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等进行简单的恒等变换,包括推导出积化和差公式,但是不要求记忆[1].推导积化和差公式可以有效帮助学生熟悉三角关系,熟练掌握和差角公式这一基本的三角恒等式.  相似文献   
104.
正今日之数学教学,普遍存在着重结果轻过程、重分数轻情感、重教书轻育人、重技术轻文化的现象。"四重四轻"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分数可观但情感消极,解题快速但理解缺失,学业辛苦但素养低下,负担沉重但自信不足。数学教学的这种消极现状对一线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如何在让学生获得理想的考试分数的同时,又  相似文献   
105.
106.
球体积的计算是一个十分古老的课题,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欧几里得在《几何原本》第12卷里提出如下命题:“球体积(V)与它的直径(D)的立方成正比。”此即  相似文献   
107.
汪晓勤  钱江飞 《中学教研》2005,(6):46-48,F003-F004
斐波纳契(Leonardo Fibonacci,11707~12507)是中世纪欧洲最伟大的数学家,生于意大利当时的商业中心之一比萨,约于1192年随父去北非阿尔及利亚的布吉,在那里接受了很好的教育,学会了算术和印度数码;不久踏上商途,先后游历埃及、叙利亚、希腊(拜占廷)、西西里和法国南部,与各地的学者探讨数学,学到了各地的数学知识.约1200年,斐波纳契回到比萨,此后25年间,一直从事数学著述.斐波那契的才能引起皇帝弗雷德里克二世的注意,  相似文献   
108.
柏拉图立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晓勤 《中学教研》2003,(8):F003-F004
人类祖先早在采集和狩猎的过程中逐渐从自然界认识了“形”的概念:一棵参天大树、一轮皎洁明月、一道绚丽彩虹……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上的几何图案充分说明了几何知识的萌芽早于书写文字的发明。随着农业的产生和发展,土地丈量等实践  相似文献   
109.
数学史为教师提供了新课引入的话题以及帮助学生“发现”新概念或新思想的方法[1],同时也丰富了教师的知识储备,包括数学问题及其解法等[2]。然而,许多数学知识点的历史对于教师而言却都是盲点。每当教师在开发 HPM案例时,他们对历史材料和历史研究的期待总是变得十分迫切。本文的撰写就是出于HPM视角下“同底数幂的运算”教学设计的需要,我们试图回答:历史上同底数幂的运算法则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对教学有何启示?  相似文献   
110.
对中国、日本、新加坡、美国4国高中数学教材中数学归纳法内容进行比较研究,从内容呈现方式、结构特征和教学期望3方面建立分析框架,从宏观和微观层面上对比分析数学归纳法的内容组织和概念化的方法,并对问题难度做出分析,目的是揭示出各教材呈现数学归纳法内容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