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教育   46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教育是以人际效为前提条件的一种实践活动,有效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效的交往。同时,在学科教学活动中,没有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和谐交往,那么真正意义上的提高教学效率就不可能实现。就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状况看,学生的课堂交往因受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产生了一些障碍,这就使得课堂教学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显得机械化、程式化,缺乏情趣,表现出学生合作意识淡薄,教学效率低下,从而严重妨碍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和人格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要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表达。作为核心素养的“三会”是一个整体,三者互相支撑。与广义的数学思维相比,在“三会”整体结构中,数学思维更加侧重于推理。游戏是儿童存在的方式,数学游戏能够激发学习兴趣、激活数学思维,促进学生推理水平向纵深发展。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策略培育学生的推理意识:游戏整合,“变化”中通透;游戏融错,“辨析”中反思;游戏进阶,“闯关”中深入;游戏促思,“直观”中创新。  相似文献   
33.
洪建林 《考试周刊》2010,(19):85-86
注重动手操作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引领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感知数学知识,探索数学规律,体验数学价值,是践行新课程理念的重要路径:它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对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许多数学操作活动,看似热热闹闹。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这主要是因为,一些教师对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操作的真正功效和价值不明确,存在着种种误解,以致在实践操作中出现了偏差,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要追求小学数学动手操作的实效性,就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4.
促进学困生主动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激活学生的主动性,促其广泛互动,发展能力素质.但如果对学困生关注不够.不能及时疏通学困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障碍.那么,小组合作学习只能流于形式.教学中,可以通过这样的策略促进学困生主动参与,即培养合作意识,激发参与热情;选择合作时机,训练技能技巧;科学运用评价,促进主动合作;讲究心理调适.追求和谐效应.  相似文献   
35.
游戏是儿童存在的方式。从本质上讲,游戏是为儿童创造的。皮亚杰(Jean Piaget)指出,从认知的角度考察,游戏是一种智力活动。所以我们不得不承认游戏本身是一种效果不可低估的学习方式,基于游戏化学习,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小组高效合作.  相似文献   
36.
洪建林 《陕西教育》2007,(11):37-37
一、借助生成的"差错",启迪学生探因下面是我在教学中遇到的一例:把一个长12分米、宽5分米的长方形彩纸裁成长3分米、宽2分米的小长方形纸(不得剪拼),最多能裁多少张?  相似文献   
37.
一、精设情境,激趣诱思 师: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我们一起进入小红家的厨房,共同研究"烙饼问题".(出示情境图)仔细观察,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想提出怎样的问题? ●二、感悟策略,探索规律 1.师生共同探索两张饼的烙法. 师:烙1张饼,需要多少分钟? (饼的两面都要烙,烙一面3分钟,烙两面要6分钟) 师:烙2张饼,需要多少分钟? 方案1:一张一张地烙. 方案2:两张同时烙.  相似文献   
38.
洪建林 《教师》2019,(15):52-53
人,游戏者。儿童天生就喜欢游戏,游戏让他们真正成为儿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有机融入游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培育学生的游戏精神,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要真正达到高效境界,教师就必须在教育教学中遵循一些基本原则,适应儿童天性。结合学科特点,教师应真正做到:趣味性、启思性融为一体,形式、内容有机统一,过程、结果相互兼顾,自由、规则寻求制衡,从而优化实施小学数学游戏教学。  相似文献   
39.
数学学科的核心问题在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而创新思维又是学生思维能力的核心所在.创新思维本质上在于人具有活跃的状态、创造的自觉.让学生的创新思维自然流淌,有利于学生创新素质的发展,也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当下,数学课堂教学务必追寻一种本真方法;综合运用、深度发散,自由自在地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40.
笔者曾听过一节有关“面积知识”的复习课,执教者设计了这样一道题: 梯形的上底是8厘米,下底是12厘米,高是6厘米,从中划出一个平行四边形,求阴影部分的面积。(下图) 执教者让学生口答思路和列式: 学生A:把阴影部分看作三角形,只要知道三角形的底和高就可以求出它的面积。列式: (12-8)×6÷22 教师肯定了这位同学的想法。学生B:用平行四边彤的面积减去梯形的面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