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3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写“教后记”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许多学校都把它列入教学管理和教师培训工作之中。学校采取这一举措是希冀教师能够通过写“教后记”反思教学,提高自身实践新课程的能力, 促进课改的深化。这无疑是具有积极意义的。然而,实际情况却不尽如人意。在一些地方,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有的教师大多写些毫无针对性  相似文献   
102.
学写毛笔字     
在古代,我国人民就用毛笔写字、写信、出书,毛笔字也是一门艺术。我也很想写出一手好看的毛笔字,于是参加了毛笔写字班。[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3.
叙事性作品,顾名思义就是以叙事功能为主的一种文学作品。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的阅读教学目标中,对叙事性作品的阅读提出了明确要求:“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国标本小学语文教材中,就有很多人文性很强的叙事性作品,如《船长》、《爱之链》、《姥姥的剪纸》,等等。阅读这些作品,可以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滋生学生的言语智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04.
设计思路作文是学生的精神家园,是心灵对话的自然产物。作文教学只有走进儿童的心灵世界,才会激活学生的思绪,产生倾吐的欲望。基于此,本教学设计试图体现一个“放”字、一个“真”字和一个“趣”字。放,即放飞心灵,放开思维,放达情感,放手表达,让学生自由畅达地去抒写那多姿多彩的寒假生活;真,即真实的生活,真我的体验,真情的流露,真切的表达,让学生切切实实地去品味生活,感受生活,享受生活;趣,即无邪的稚趣,天真的童趣,纯真的情趣,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去享受作文的乐趣。我们只有让作文透发出学生生命的本真,保持着其特有的“原生性”,童心、…  相似文献   
105.
“作文难写,难写作文”几乎成了学生的口头禅,这简单的话语中流露出的是学生们对作文的普遍心态;“作文难教,难教作文”近乎成了教师的心病,这简单的话语中暴露出的是教师们对作文教学的畏难情绪。为了解开师生前言畏惧作文的情结,让学生能够写好作文,树创作文的美好形象。两年前,我在所教班级开展了作文教学的实验研究,探索如何让学生在自然状态下进行作文,寻求作文教学的改革之路。实验之初,恰逢《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给我的探索吹来了强劲的东风,“课标”对作文的精当阐释让我更加坚定了信心。两年多的探索实验是否让学生改变了对作文…  相似文献   
106.
实在——语文教学的本质回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几年语文教学改革轰轰烈烈,名目繁多的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在这场改革的浪潮中层出不穷地涌现出来,呈现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态势。然而,静心思忖,便会发现浮华背后是浅薄,热闹背后是躁动。现今的语文教学的现状仍是不尽如人意的,语文仍被赋予各种各样的其他任务,有太多的任务需要语文教师去完成,越教越复杂,越教越迷惘。语文已经丧失了它的本真和个性,语文教学也缺失了自身应有的情趣、意趣和理趣。面对语文教学的现状,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不能不对此进行一番深层次的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真的再也容不得花样翻新和技巧演绎式的折腾了,必…  相似文献   
107.
校本培训:教师专业成长的推进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校本培训作为一种新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方式,已经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春风,走进了我们的校园,融进了我们教师的生活,成为了学校的一项重要的工作。我们南湖一小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在学校领导的重视下,在校本培训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与大胆的探索,通过校本培训,锻造了学校的教师队伍,也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效益。  相似文献   
108.
课堂实录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爷爷的芦笛》这篇课文,了解了课文的内容,理清了课文的脉络。之后,同学们按照我们已经掌握的制图方法制作了这篇课文的阅读地图,请大家拿出自己制作的阅读地图来互相交流一下。(生交流阅读地图)师:我刚才巡视了一下,感觉同学们的阅读地图制作得都不错。我随手拿了两份,咱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第一幅阅读地图)这是彭斯聪同学制作的阅读地图,彭斯聪同学,请你来介绍一下,你是怎样制作的?生:在制作这张阅读地图的时候,我想到了课文的题目是《爷爷的芦笛》,于是,我就把“爷爷的芦笛”作为这幅地图的关…  相似文献   
109.
在一次语文教研活动中,一位教师上《司马光》一课。课堂上,教师通过提问讲解,让学生弄明白人的生命比缸更重要,教育学生遇事要冷静,从而体会到司马光的机智与聪明。无独有偶,在一次低年段品德与生活教研活动中,一位教师教学《遇到问题想办法》这课时,也带领学生学习了《司马光砸缸》。教师通过阅读故事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让  相似文献   
110.
<正>教学实录一、抓关键问题,概括“写了什么”师:今天我们要讲一篇与青山有关的课文,课文题目是——青山不老。我想知道怎样的山才是“青山”?生:就是长满绿树的山。师:“不老”,是什么意思?生:“不老”就是不会老的意思。师:那我就奇怪了,青山本来就不会老,它原本就是四季常青、千年不变的呀!这不是废话吗?作者又何必用一篇文章来强调“青山不老”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