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篇
  免费   0篇
教育   322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论全球化背景下母语教育的普世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资本国际化、资讯网络化和经济一体化所驱动的全球化进程正空前深刻地重塑着整个人类文明的生态。正如罗兰·罗伯森(Roland Roberston)所揭橥的:"作为一个概念,全球化既指世界的压缩(compression),又指认为世界是一  相似文献   
72.
探究性阅读述要 探究性阅读教学是探究性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都对此予以高度重视,视之为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拓展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方法。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基本特征是,以某篇课文为特定对象。突出问题研究的相对中心性、学生活动的高度自觉性、教师角色的辅助性、课堂氛围的开放性和教学评价的包容性及激励性。由此可见,  相似文献   
73.
反思语文新课程的实施,它刷新了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刷新了语文教师的教研观念和方式,刷新了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但是,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也暴露出新形式主义倾向,暴露出教学过程空泛化和教师角色两难化等问题。展望语文新课程的前景,应当坚定地改革刻板化的统考制度,改革学校行政管理体制,优化语文教师自身的素质,从而使语文新课程在课堂上生根开花。  相似文献   
74.
该文反思指令性课程范式下教案的诸种弊端,具体阐释教案创新的真义所在,即就教学内容而言,教案要着力于凸显教师思维个性、闪耀其独特的思维亮色;就教学过程而言,教案要充分体现开放性和动态生成性,从而赋予课堂教学以灵活性和多元性品格;就教学对象而言,教案要给学生留足自主自由思维的空间,特别是悦纳以质疑批判为特点的异质思维。由此而促成语文课堂教学的三大价值转型:变统一和雷同为个性化和特色化;变预定性和封闭性为创生性和开放性;变知识和义理本位为学生发展本位。  相似文献   
75.
当前,人们对公开课的指责最多的是:公开课跟常态下的课很不一样,显得很假,有“作秀”之嫌。但是,这并不是说公开课就没有价值了。作为教学评论的一种特殊形式,公开课有其独特的教研价值。那么,作为教研形式的公开课该怎么上?它的操作要领是什么?它的评论方法和原则是怎样的?在新课程背景下,公开课的教研价值又体现在哪里?本期“视点”主要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6.
文章首先确立人的现代化是农村现代化的关键这个逻辑起点,由此出发,重点论述了农村教育如何通过自身的深刻转型而走向现代化,即通过教育价值观、教育人才观、教育策略观、教学课程观的历史性转型来深入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从而实质性地启动中国农村现代化的伟大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77.
针对中国蒙学教育中遗留的“混沌读书法”,文章以国际流行的PISA阅读素养测试为对象,辨析阅读教育的真义;探讨如何自觉汲取PISA阅读素养观的精华,创新中国阅读教育观念,实现阅读教育的四个转型,即从“类主体”到“个人主体”的转换、从“公共语知语则”到“个人语用能力”的转换、从“接受性语用”到“表达性语用”的转换、从“单一语能”到知情意能四者相融的“综合语能”的转换.在此基础上,按照PISA阅读题型而设计连续文本的一则教例,指出这种以“我心”阅读为特征、以培养独立评论能力为指向的新阅读教育,将以显著提升未来公民的母语表达力和表现力而奠基中国新文化.  相似文献   
78.
罗丹红(浙江省绍兴县教研中心教研员。以下简称“罗”):潘教授,2009年前后,您提出了“积极语用”这一语文教育新主张。它一提出就引起了语文教育界的关注,目前已经产生比较广泛的影响。大家知道,一种教育主张的提出一定有它的基本背景。潘教授.您为什么会在2009年前后这个时期提出“积极语用”这一语文教育新主张?  相似文献   
79.
催生教师教育观念的系列变革第一,知识价值观的变革。全球化时代,知识更新周期之短、更新数量之大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的任何时期,因此,需要策略性地刷新知识"为我所用",即教师以学习者自身的主体性和目的性而唤醒其对客体知识的选择意识和主宰意识。换言之,从被动的知识驭"我"到主动的"我"驭知识和"我"用知识,构成了新旧知识价值观的本质区别——知识的价值不在于系统认知、承纳和记忆,更在于建立,在有所舍弃和有所选取基础上  相似文献   
80.
江泽民部分教育论述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纪风云交汇、人类历史走向新里程之际,江泽民同志以战略家的恢弘气度纵览全球、总揽国事。其中,他对当代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系列精湛深邃的论述,是在充分汲取邓小平教育发展战略观精髓的基础上,针对90年代以来国内外经济、科技、教育诸方面迅速发展的新走势而作出的新分析和新创新,形成了富有鲜明时代特色、别具匠心只眼的教育新思想,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历程的指南。一、教育发展优先说———在两大发展战略的高度上予以确认和强化江泽民指出:在优先发展教育的问题上,中央是下了很大决心的,态度是一贯的①。他以坚定的语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