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0篇
教育   98篇
科学研究   2篇
  2023年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缔造中国的ERIC——谈我国远程教育资源建设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在介绍美国“教育资源信息中心(ERIC)”的结构与运作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构建中国教育资源信息中心的设想,并就我国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中投资、资源建设主体、资源中心运作、资源的有效利用等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2.
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正在飞速发展,并在教育等社会领域引发多重争议。本文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与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试图从六个方面深度剖析ChatGPT及其他生成性人工智能对于学校教育的意义与价值,特别是其在助推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现实潜力,并尝试回应了人工智能时代“学生学习什么”以及“教师怎么教”这两个重大而又紧迫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93.
移动技术支持的学习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整个世界似乎都在移动,电话、电脑以及媒体设备是如此地轻便和便携.通过这些技术,不仅可以获取丰富的信息资源,而且还可以使沟通无处不在.我们对如何发挥这些技术的教育价值给予了极大关注.在本综述中,主要考虑个人便携技术,重点关注包括PDA和手机等手持设备.本研究采用以活动为中心的视角来审视移动技术的教育应用,重点论述与这些活动相关的学习范式、理论;通过对文献中的案例进行分析阐明教学实践的分类;考虑了对政策及教育实践的含义;最后,基于目前移动技术支持的学习研究的新进展,我们对移动技术支持的学习的未来进行了展望,并探究其对教育者和技术开发者的启示.  相似文献   
94.
本文在系统回顾教师知识与教师学习本质的基础上,讨论了数字技术与教师学习活动之间的关系,主张将数字技术的效用描述为教师学习中有目的的一组活动,即:知识建构、分布式认知、社群与沟通以及约定,通过对五个技术支持的教师学习的典型案例。分析了数字技术对教师学习的支持作用。最后指出了数字技术支持的教师学习与专业发展之方向。  相似文献   
95.
电子包容:学习困难与数字技术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对综述中用到的关键术语进行界定,讨论了本领域中研究的局限和优势;然后描述了学习困难目前和历史理解的一个更宽泛的情境,并解释为什么将学习困难的社会模型作为本综述的框架;接着对本领域中技术使用的范式进行了论述,共鉴别出三种应用类型:技术用于训练或练习、技术用于辅助学习、技术用来产生学习;最后对本领域的研究给出了一个总体看法.同时为开发者、政策制定者、研究者和实践者展望了未来技术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96.
随着移动网络和移动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子书包吸引了人们的眼球。但不同人群对电子书包褒贬不一,直接影响其发展。基于此,本研究试图梳理与总结学生对电子书包的态度与理解,从而找出电子书包应用和推广的策略。通过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研究者对广东省佛山市197名高中生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电子书包内涵有一致的理解并认可电子书包的价值,认为自己适合使用电子书包的学科是语文和英语;女生与电子书包使用经验丰富的学生更认可电子书包的价值;网龄长的学生对待网络管理方式更开放;男学生、电子书包经验少的学生、网龄长的学生对使用电子书包态度更积极。对此笔者建议:持续跟踪电子书包一线教学的发展,及时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之间应该开展小组协作,共同完成教师的任务;教师应给学生更多的空间运用电子书包进行学习,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  相似文献   
97.
新媒体联盟2015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已经连续发布13年,堪称全球历时最长的探索新技术发展趋势和教育应用的报告。《2015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由新媒体联盟和美国高校教育信息化协会合作完成,旨在考察新兴技术对高等教育教与学及创造性探究所产生的潜在影响。报告放眼2016-2020年,沿用以往讨论趋势和挑战的三元维度展开,即政策,领导力和实践,确定了18项未来五年极有可能影响高等教育变革的关键趋势、重大挑战和重要的技术进展。关键趋势中,长期趋势包括:创设灵活且富于创新的学习环境,以及增进高等教育机构之间的合作;中期趋势包括:量化学习和开放教育资源的激增;短期趋势包括:混合学习的应用和学习空间的重构。就制约高等教育领域技术应用的挑战而言,正式与非正式学习的融合、数字素养的提升被认为是可解决的挑战,个性化学习与复杂性思维教学的实现是艰难的挑战,而教育模式的竞争以及教学激励机制的变革则是棘手的挑战。未来1-5年内,自带设备、翻转课堂、创客空间、可穿戴技术、自适应学习技术以及物联网技术将对高等教育产生重要影响。《2015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中文版,由广州广播电视大学龚志武博士团队编译,华南师范大学焦建利博士审校。其发布目的是及时了解国际范围内高等教育机构未来五年的前景如何、哪些技术和发展趋势将推动教育变革,以及将面对哪些艰难的挑战等问题,希望引起国内专家的关注和研究,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变革和教育信息化发展。  相似文献   
98.
在翻转课堂的前置性学习阶段,学习指南的设计尤为重要,但实践与研究层面对此问题关注不足。在基于设计的研究框架的指导下,通过在四个实验班开展为期一年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并在实践中设计、开发与应用学习指南,基于问卷调查、访谈和内容分析数据的基础上,对学习指南进行了五轮的修订。研究提出,学习指南包括四个部分九大要素,即指导语、任务说明(主题、流程、评价量规、提交、选做任务)、资源支持(必做任务所需资源和选做任务所需资源)和帮助。基于该结构所设计的学习指南清晰度较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对于一线教师和研究者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
基础设施作为实现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的物质基础和首要条件,一直倍受各国政府的关注。通过对比国内外的政策和案例可知,我国基础设施的发展,存在着缺乏系统思考和宏观布局、建设水平低、投入机制不合理、数字鸿沟加大、应用效益低等问题。从建设内容、建设策略、应用三方面来看.国际上秉承系统规划和应用导向的建设思路,关注从数字化校园到智慧校园的建设内容,采纳利用先进技术优先发展落后地区、提倡多主体参与、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建设策略,同时注重应用效益的评价。这些都对我国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0.
为探索同伴互评研究的进展,本文使用系统性文献综述法梳理1927—2022年间国内外重要期刊的702篇同伴互评文献。研究发现:1)同伴互评的理念经历过从“以评辅教”到“以评促学”,再到“以评为学”的转变,三者相辅相成,协同促进同伴互评的发展;2)同伴互评的研究内容涵盖理论探索、影响因素、互评设计、技术工具、互评过程、互评效果六大主题。研究发展历程显示,学者们持续关注互评效果和互评设计、较少关注理论探索和技术工具;研究主题呈三个演变趋势:互评效果和影响因素的研究缓慢增加;互评设计和互评过程的研究呈先降后升态势,但总体数量略有下降;理论探索和技术工具的研究相对减少。本文建议未来可深入探索“以评为学”理念的教育教学价值、多方促进“以评促学”活动的高效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