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教育   48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是本体论辩证法,还是认识论辩证法?是自然辩证法,还是历史辩证法?这在国内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历来是素有争议的重大理论问题。本文试图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辩证法发展史上所实现的变革的角度,对这个问题作一点探讨。  相似文献   
42.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康德意义上的概念或范畴的发生和发展。文章将皮亚杰理论与康德先验范畴体系作了较为系统而全面的比较研究。表明皮亚杰理论对康德先验范畴体系进行了实质性的发生学改造或发展的转换  相似文献   
43.
文章较为全面地介绍和评价自皮亚杰逝世以来“新皮亚杰学派”的研究进展 ,并对其未来走向作概略的展望。研究方法的突破 ,理论框架的创新 ,富有希望的发展趋势 ,使新皮亚杰学派在世界范围内跻身于认知发展心理学家的前列  相似文献   
44.
当前中国心理学界所面临的问题,并不是人们通常认为的是现代文化与后现代文化的相互冲突,而是在东方文化背景下学习西方科学文明而又目睹其局限性而产生的文化困境。中国心理科学只有坚持实证科学的基本原则,划清科学与非科学的界限,才能确保心理科学研究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5.
本文围绕什么是“儿童心理理论”的本质,对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研究中的一些关键概念进行了剖析,特别是致力于澄清当前研究中普遍存在的“概念混淆”问题。论文表明,明确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研究的概念基础,是推进和深化这一研究的方法论前提。  相似文献   
46.
论“后皮亚杰时代”的领域特殊性及其教育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认知发展具有“领域特殊性”,但认知发展既不是绝对领域特殊的,也不是完全领域普遍的,对认知发展的合理解释应该是领域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领域特殊性对教育活动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7.
本文依据皮亚杰的经典理论,对某些旨在否定皮亚杰理论的实验及其解释作了深刻的反思和批评,从而表明皮亚杰理论仍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48.
关于符号处理范式在认知科学中的地位和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在概述符号处理范式(或“PSSH”)的理论框架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就联结主义对该范式的挑战以及符号处理论者的应答与辩护作了客观的述评。论文表明符号处理范式仍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并不因为它受到联结主义的挑战就会失去自身存在的价值。从“信息处理”基础假定的合理性、PSSH具有的解释力以及它与联结主义的内在联系来看,断言联结主义即将取代符号处理范式尚为时过早  相似文献   
49.
本文在对卡米洛夫一史密斯“表征重述模型”的基本假设,主要内容以及对儿童领域发展的解释作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着重把这一模型与皮亚杰的解释模型相比较,论文表明,表征重述模型实质上不过是用“信息加工”语言表达的皮亚杰理论的一种变体,它并不构成一种对皮亚杰理论的真正反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