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教育   4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1.
依据教育本体功能的视角,研究生教育省域功能是指本省研究生教育招收了多少本省生源,培养了多少留在本省工作的研究生。实证结果表明研究生教育省域功能的有效发挥体现在能够招收接近一半的本省生源,能够有一半的毕业生留在本地工作。在控制了工作地工资水平、婚姻等无关变量后,本省研究生教育能够对毕业生显示非常强大的吸附力为本土留住人才,且教育层次越高,省域功能越强。中央政府将硕士学位和具有地区特色的博士学位授权审核权力下放至省学位办能增强地区研究生教育发展比较优势和地区适应性。  相似文献   
12.
协同创新:当今美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与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SWOT的分析框架,当前美国研究生教育存在着研究生修业年限过长、辍学率过高等劣势,面临着非学术劳动力市场需求增大的机遇以及资金投入相对缩减的威胁。为保持领先优势,美国大学、政府和产业界三方进行分工协作共同支持美国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大学、政府和产业界在提高研究生教育地位、加强政府资助以及与产业界共建科技中心等多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通过建立基于本科教育区域结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人口六大因素的联立方程来测量我国研究生教育区域结构外部协调性,同时运用系统动力学的计量方法,预测我国研究生教育区域结构外部协调性的发展趋势,最后构建基于观测样本的统计控制图对不协调程度进行判别。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09年我国研究生教育显著超前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省市有北京、四川、陕西、甘肃、贵州和云南;研究生教育显著滞后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省市有天津、浙江、江西、山东、河南、上海、广东和河北;其他省市未出现显著的不协调状态。从长期来看,我国研究生教育区域结构整体外部协调性将收敛于协调状态。  相似文献   
14.
<正>深化教师管理综合改革推进建设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勇毅迈进的第一个五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战略任务。在2021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有高质量的教师,  相似文献   
15.
16.
17.
跨学科考研已经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现象,但当前研究生招生考试中的一些制度并不利于跨学科考研。因为跨学科考研的内涵、现状、意义及当前考试制度对跨学科考研考生影响大且复杂,因而对这些考生应因材施考、综合施考、减负施考、透明施考和统筹施考。  相似文献   
18.
教师培训资源配置的公平取向可根据教师在获取培训资源时是否具有均等机会的标准加以判断,资源配置的效率取向可根据分配过程的效率与结果效率两方面来考察。通过对武汉市口区教师的调查表明,中小学教师培训资源配置中有违反公平和效率的现象,需要进一步统筹公正与公平、需要和必要、单一和全面。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84~2014年发表论文的分析,指出中国三十年研究生教育研究呈现如下特点:研究主题持续分化,不断聚焦;研究内容日趋丰富,不断完善;研究队伍规模壮大,合作增多;研究导向大多立足现实,解决问题;研究方法以思辨为主,量化研究增多。  相似文献   
20.
采用科学方法对教育规模进行预测,有助于为教育发展的目标制定、教育结构优化和教育资源配置提供参考。该研究采用系统动力学模型,综合考虑人口、经济、科技因素与教育系统之间的作用关系,对中国“十四五”时期各级各类教育规模进行预测,发现:学前教育适龄人口在2021年后,逐年降低,预计到2025年,中国在园幼儿数不足4400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在校生数将在2024年开始下降,2025年为14415万人;高中阶段教育规模基本稳定,在校生(不含技工学校)达到4085万人;高等教育规模稳步上升,2025年在校生达到3930万人,其中,在校研究生数(不含非全日制)达到349万人。教育主管部门应将规模变化作为学前教育普惠普及、义务教育高位优质均衡、高中教育特色发展、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契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