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科学研究   2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2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7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王凤超 《中学文科》2007,(10):120-120
问答题在历史高考试题结构中分值最高。考查的能力要求最全,因此难度也最大,这不仅决定着试卷的难度系数和区分度,也决定着考生能否取得理想的分数。每位考生都清楚解答问答题的关键是审题,但审题从哪里人手?审哪些方面才不至于有漏洞?这是考生们最迫切希望了解的。本文拟从审题的角度出发,阐明问答题的审题策略。[第一段]  相似文献   
22.
1943年1月1日发表《新年献辞》,指出陕甘宁边区今年的中心任务是“发展生产,加强教育”。1月11日发表社论《开展吴满有运动》。社论总结了吴的经验:肯劳动、幺经营、有计划,在各方面起模范作用。指出吴的方向就是今年边区全体农民的方向。  相似文献   
23.
戈公振先生的《中国报学史》,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论述中国报刊历史的专著,自1927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以来,一直风行不衰,影响中外,成为中国新闻史研究者的必读书,也是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一部重要参考书。戈公振先生由此书而奠定了他在中国报刊史研究中的拓荒者地位。本书以其丰富的史料而著称于世。它系统记载了我国古、近代各类重要报刊出版沿革的历史,辑录了不少有关报刊历  相似文献   
24.
王凤超 《历史学习》2001,(11):21-21
2000年7、8期合刊的《雇农贫农中农富农》一提出我国的贫农、雇农是“农村中的半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本人认为此说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25.
在革命战争年代里,中共中央一直高度重视党报的宣传和发行工作。在第一次、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都成立了中央级领导机构,具体领导党报的工作。研究这些机构的情况,是党报史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年代久远,资料缺乏,机构变动频繁,当事者至今健在的已经没有几个人了,所以,要把中央领导党报的机构完全弄清楚,目前还存在很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26.
戈公振先生把他的毕生精力献给了中国的新闻事业,对我国二十年代前后和三十年代初期的新闻事业,从实践到理论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今天,我们想借此机会,谈谈他对新闻学研究的突出贡献,以此来纪念戈公振先生。  相似文献   
27.
香港、澳门地区的报刊业十分发达,但有关这方面的精确统计数字一直缺乏,而且经常变动。综合各方面提供的数据估算,香港目前共有报纸六十多家,其中中文报纸近四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