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0篇
教育   80篇
科学研究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在《考试大纲》中,关于“原子和原子核”的考点共10个知识点,除对“氢原子的能级结构”、“爱因斯坦质能方程”两个考点的要求等级为“Ⅱ”外,其余考点的要求均为“Ⅰ”.  相似文献   
32.
2008年8月8日,万众瞩目的第29届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为了实现承办一届历史上最出色奥运会的承诺,突出“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几年来筹备工作都围绕着这些理念有条不紊地展开。奥运的脚步近了,奥运正在走入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之中。在高考试题强调来源生活、联系实际的命题原则的要求下,相信在2008年,以奥运为背景的高考试题必将有着精彩的表现,而“科技奥运”理念的提出和高考中的理综内容有着很多的联系,这些内容将会成为命题的亮点。  相似文献   
33.
电学实验设计题能有效地考查学生的多种实验知识、技能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在高考中的考查频率很高.不少学生面对这类题感到无  相似文献   
34.
巧问五法     
迂回法。教学中有些问题,如果去直接问,正面问,往往难以解决。而迂回来问,则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如《草船借箭》中,把“周瑜明知诸葛亮三天造十万支箭办不到,为什么还要他立下军令状?诸葛亮立了军令状,周瑜为什么很高兴?”改成迂回提问:“诸葛亮明知周瑜借造箭之机想陷害他,但为什么还要冒这样大的风险去‘借箭’?” 分解法。即化难为易的一种提问方法。可将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以减缓坡度,学生得以顺利答问。如“在天底下,一碧千里,  相似文献   
35.
现代教育要求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重视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教育.学生掌握一些科学思维方法,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解题效率.从长远来看,对获得学习能力也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在近年来的中考中也常有对学生思维方法的考查.所以在指导学生学习、解题过程中渗透科学思维方法的教育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拟举例谈科学的思维方法在解答初中物理问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6.
数学是解决物理问题的有力工具,我们在学习中应注意培养自己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在有的情况下,可能用数学方法较方便,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可能用物理方法较简捷,同学们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请看下面的例题.  相似文献   
37.
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是大规模的火花放电现象。天空中高速运动的气流带动水汽翻腾、摩擦,使水汽带上电荷,带电的水汽聚集在一起就形成带电云。当两块带有异种电荷的带电云互相靠近,或带电云与地面接近时就会发生强烈的放电现象。放电中发出的强光就是闪电。放电中产生大量热量。使附近空气、水汽急剧膨胀。产生爆炸效应。发出巨响就是雷声。  相似文献   
38.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形成机械波,对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应掌握以下五个关系: 一、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波速ν、波长λ、频率f三者之间的关系公式为ν=λf在ν、λ、f三个量中,已知其中的两个量,可以求出第三个量.这里我们应该弄清每个量的决定因素. 对于波的频率f,它决定于波源,波的频率等于波源的频率.波源完成一个全振动,波将振动向远处传播一个波长,故波的频率(周期)与波源的频率(周期)相同.  相似文献   
39.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开展,美育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受到各级学校以至社会各界的重视,但是,是否可以说美育已经得到实现或正在得到实现呢?问题恐怕远非如此简单.明显的例证是现在一些人把美育简单地理解为艺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在家庭教育中汲汲于安排甚至强迫子女学习器乐或绘画,在学校教育中仅仅满足于在课程计划中增加  相似文献   
40.
唐代旅游高度发达,文人作为唐代旅游主体的主要构成,其足迹遍及全国,使得自然地理之美得以文学呈现.被称为“绝域”的西域与岭南的新自然景现首次被大量地发现和欣赏.在建功或贬谪的不同旅游背景下,文人形成了不同的环境感知和文本想象方式,呈现为语言、意象、意蕴等层面上的审美差异性,同时由于其旅游活动都是从强势文化区域流向弱势文化区域,自然景观描写也表现出旅游审美的趋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