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辨析题是政治科中考的常见题型。这种题型灵活多变 ,形式多样 ;命题观点似是而非 ,迷惑性较大 ;辨析、说理要求准确、充分 ,是考查考生辨别、判断能力 ,识记、理解、运用能力 ,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一种很好的载体。本文拟对这类试题进行较为系统的探究。一、辨析题的主要类型根据所辨析问题的不同 ,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认识型所谓认识型辨析题 ,就是对题目中的某个或某些言论、观点等认识性问题进行辨析的试题。这种试题中的问题一般直接来源于教材中的基本观点或学生的一些模湖认识。它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第一 ,直接判断…  相似文献   
92.
有效开展深度学习,就需要努力转变原有的知识观,正确看待、理解和把握知识,树立适应深度学习要求的新的知识观.深度学习的知识观,要在坚持生命立场、主体视野、智慧追求的前提下,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健全人格、心灵世界及核心素养的发展.同时,在此过程中,学校教育需要努力把学生知识学习的过程提升为促进其生命智慧生长的过程,变成实现动态生成的过程,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3.
为了解中学生责任感的基本状况,获取课题研究的第一手资料,使课题研究针对性强并且扎实有效;为我校今后开展学生责任感养成教育提供强大支撑;为实施素质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的素质创造有利条件,我校"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研究"课题组,对全校七、八、九三个年级的各一个班(分别是52人,58人和50人)共160名学生进行了中学生责任感情况问卷调查。下面结合调查数据,来思考和分析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状况。  相似文献   
94.
95.
本期《时势时话·焦点话题》栏目刊文思想引领性凸显。向颖同志的文章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品德课的路径,以唤醒道德教育内在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文章四部分内容理从例出、阐释科学、内弓1外联,构思不可谓不精妙。戴云、王有鹏同志的文章则从相互联系的不同方面,深刻阐述了思想性是思想品德课的灵魂。两篇文章,一篇宏大而不空灵,一...  相似文献   
96.
正在一篇文章中看到,一个五年级的学生给校长写信,信中说:"在学校里经常看不到您,只有在升国旗的时候才能偶尔看到。"而在美国一所普通的小学,快70岁的校长老爷爷,每天早晨站在校门口迎接孩子们进校,晚上送孩子们离校。学校里,到处都能看到校长老爷爷的身影。操场上他和小孩子乐呵呵地踢足球,教室里他随时摸出一块糖笑眯眯地奖励某个表现突出的学生,走廊里他蹲下身子耐心地教低年级的小朋友系鞋带。看到这段文章我颇为感慨:中、美校长的差距怎么这么大呢?一个毫不奇怪的现象是,在  相似文献   
97.
王有鹏 《教书育人》2014,(10):36-36
从个人的角度看,教育科研到底对中小学教师有怎样的价值?不仅个别校长缺乏足够的认识,而且部分中小学教师本人也对此缺乏足够的认识。各级领导如果对教师教育科研的价值缺乏足够的认识,就不会真正重视教育科研;教师如果缺乏足够的认识,就会缺乏参与教育科研的兴趣和热情。因此,教师应该充分认识教育科研的价值。  相似文献   
98.
如何演绎精彩课堂,是每位教师在教育教学生涯中不断思索与实践的永恒话题。在无数次观课过程中,每位教师都有令自己久久难以忘怀的精彩课堂。在我们崇拜名师、专家的精彩课堂演绎时,是否也曾在心里或者笔端整理过属于自己的精彩课堂?  相似文献   
99.
初中生普遍存在着闭锁心理。他们失去了儿童时期的某些天真和直率,紧紧封闭自己的心扉,严守自己的“秘密”,班主任与他们的心理距离越来越大,很难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但是,他们又迫切需要班主任走进自己的内心世界。那么,班主任怎样才能打开学生的心扉呢?  相似文献   
100.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诗意课堂,往往充满着活力与欢乐,优美语言与高远意境更让学生欲罢不能,置身其中,自觉韵味无穷。本文作者从教学语言的表达到课堂活动的开展,结合案例,立足生活,为我们多维度、全景式地展现了思想品德课堂诗意之美的追求与实现,匠心独运,环环紧扣,处处洋溢着教学智慧的哲思与魅力。诗意课堂信手拈来,读来倍感酣畅淋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