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1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由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和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联合举办的第八届中华美德教育行动师资培训班,于2010年7月6-13日在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举办。本届培训主题:读《论语》,学做人。培训班最初在新亚书院前院长梁秉中教授和清华大学钱逊教授倡导下发起,由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中华美德教育行动总课题组王殿卿教授总负责。迄今"中华美德教育行动"已近十年。此项合作,是香港和内地一项极具历史意义的教育合作。师资培训,是"中华美德教育行动"的一项中心任务。自2002年以来,这项专案活动分别在香港和内地连续举办十六届师资培训班,先后有2500余人次参加了培训。学员遍及北京、山东等9省市,约1000所学校,直接影响的中小学生已达百万。内地学员前往香港,只支付往返交通费,其余费用由新亚书院支付。以新亚校友为主组成的"中华美德教育行动委员会"中的各位先生,对此付出了无怨无悔的奉献,尤其是刘尚俭、陈志新等校董、校友的慷慨解囊,鼎力相助,为中华美德教育起到了重要作用。此举是新亚书院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办院宗旨的体现与弘扬,足以告慰先贤,惠及子孙,彰显新亚精神。"中华美德教育,是一项没有终点的教育行动。"本刊特编发了王殿卿教授在第八届中华美德教育行动师资培训班开幕典礼上的致词的录音简本,虽然远不足以概括中华美德教育行动近十年来的功绩,而活动双方的敬业精神与合作精神,大略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62.
文化自觉与中国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幼苗的生命注入文化基因让大树的枝干流淌道德血液费孝通先生在生前的最后几年,大声疾呼文化自觉。对这一概念,党的十七大报告不仅接纳和采用,而且增加了文化主动:我们必须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自觉是一种文化观念的更新与升华,文化主动则是一种文化建设的积极实践。有了观念与行动的一致,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中华文化的大发展与大繁荣才可能变为现实。当今,我们在学校里进行的国学启蒙教育,就是一种文化自觉与文化主动。  相似文献   
63.
“好”字考     
“好”字在六书中属会意字,从古到今它的结构没有变化,都是由“女”、“子”两个象形字组成。  相似文献   
64.
65.
孔子’2005     
孔子及其所开创的儒学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其现实价值在2005年又获得了国内外的新认同。从本人所能见到的仅有资料归纳出以下几点思考,以抛砖引玉。孔子与今日中国文化承传随着中国走向世界,中国文化再次与世界各种文明对话与交流。与此同时,世界上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引导国人学习中国的语言文字以及多方位地研修中国文化。据有关部门统  相似文献   
6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彻底纠正了“文化大革命”中及长期存在的左的错误,把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如何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又重新摆在了全党的面前。实践证明,邓小平同志提出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完全正确的。  相似文献   
67.
中华民族的传统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产生和保存了许多人民性和民主性的优秀遗产。西方自近代启蒙运动以后,一大批思想家都对中国化“情有独钟”,在融合中西化上所作出了贡献。重新研究中国古代化与西方现代明之间的渊源关系,调整国人近百年来的“化观”,对于反恩19世纪来到20世纪末中国化的历史命运,特别是从“打倒孔家店”到“化大革命”的化立场,完成“中国特色”化观念的变革与自觉,使中国化民族化重新走向世界,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8.
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由中华文化、中华美德及民族精神三维构成。文化是民族的生命,文化与民族共生共存,只有民族文化的复兴,才有完整意义上的民族伟大复兴。道德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灵魂,也是民族的价值观,更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作为一个中国人,只有认同中华文化,具有中华美德,才有可能养育起伟大的民族精神。在当今世界文明发展态势中,中华文化正在逐步摆脱百年以来的被动局面,她将随着中国的强大再次走向世界,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新的贡献。为此,弘扬中华文化、传承中华美德、培育民族精神,将是文化建设与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中心内容。  相似文献   
69.
对80年代大学生价值观念变化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年代的改革开放使我们中国发生了巨变.这种变革,不仅带来经济建设的成就和人民生活的改善,而且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家庭观念、伦理观念、政治观念和价值观念等等,都在发生深刻的变革.人是社会变革的主体,也是随着社会变革而被变革  相似文献   
70.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概念,它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历史原因,德育这一概念,逐渐被人们从教育领域内遗忘了,而被政治思想工作这一概念所取代。对于这种取代的实践意义,对于什么是德育,对于德育与广义政治思想工作的联系与区别,对于德育为什么要回归到教育整体中来,这一系列问题,是应该进行研究了。只有教育理论上的清醒,才有清醒的教育实践。德育理论的建设,将有利于提高学校德育的水平和质量,这对提高民族的素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会有积极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