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0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7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3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1.
目前国内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存在与市场脱节的现象,长期下去容易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优秀儿童文学作家与儿童品牌融合,创造出能够影响到孩子们的优秀作品,是整个儿童文学界应该承担的责任. 一流的儿童文学作品首先要有好看的故事,第二要有记得住的人物形象,第三作品要让孩子看了能感动,文学作品要有思想.这就是一流文学作品的三要素,也是世界一流儿童文学需要的.  相似文献   
112.
经典的力量     
正"经典"如同它的言说对象一样,是读书人常讲常新的一个话题。说到经典,人们会想到时间,想到钻石,想到山川之灵气,想到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想到拉丁文"classicus"对经典的解释:"头等的""上乘的""极好的",想到《文心雕龙》对经典的理解"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经典,多少人把你向往,多少人为你传扬。  相似文献   
113.
论儿童文学的基本美学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儿童文学发现与发生的源头高度,提出“以善为美”是儿童文学的基本美学特征,深入论证儿童文学审美创造形态的基本构成,以及儿童文学艺术真实的特殊性与实践个性,强调21世纪儿童文学坚守“以善为美”的美学品质的普世价值与当代意义。与成人文学的艺术真实强调作家的主观认识和客观真实世界的一致性不同,儿童文学的艺术真实强调的是作家的主观认识与儿童世界的一致性,即作家所创造出来的具体人物的关系和行动是否与儿童的思维特征、心理图式相一致,追求一种儿童幻想世界的艺术真实。  相似文献   
114.
王泉根 《寻根》2012,(2):111-116
唐宋取名特色 从中国取名艺术的发展历史考察,取名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复杂然而也是有规律可循的过程。社会生活的发展是取名艺术发展的客观基础。统而观之,自夏商至明清,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夏商为一期,周秦为一期,汉魏六朝为一期,唐宋明清又为一期。取名艺术经过了由单名到复名、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15.
王泉根 《寻根》2012,(4):121-124
自古以来,中国人的名字或是一字名(单名),或是二字名(双名),从未见过三字名,洪天贵福可说是一个创举。“洪天贵福”就是太平天国的幼王、天王洪秀全的长子。洪秀全夺取了半个天下,在天京(今南京)登基称王之后,在其长子“天贵”的名字后添加了一个“福”字,成为洪天贵福。  相似文献   
116.
新世纪乡贤文化研究在构建和谐社会、传承民族精神、激励年轻一代、实现文化强市(县)等方面,发挥着特殊的作用。浙江省上虞市的乡贤文化研究和社会推广,在六个方面积累了成功经验,值得学界加以重视和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