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89篇
科学研究   10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8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王玉娟 《考试周刊》2009,(37):13-14
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是民办高等院校发展的必然备件。由于民办高校的特殊体制情况和学生的特点,在民办高校中辅导员是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常规学习、生活管理、党团建设及心理健康指导等于一体的“全职保姆”。认清目前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辅导员自身素质提高和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改革两方面建设高层次、高素质,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是促进民办高校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92.
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在高三如此特殊的环境下,快速有效的提高写作水平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作文教学中,作文课总是这样的模式:学生写作文--教师批改--教师讲评,耗时耗力,且不能及时的向学生反馈信息,效果很不好.进行反思后,我决定采用新的训练模式,让师生共同完成每一次作文训练的目标.  相似文献   
93.
王玉娟 《教师》2019,(9):123-124
STEM作为跨学科综合活动的新兴教育模式,它强调打破学科界限,注重学习与现实的联系,注重学习过程,让幼儿自己动手完成自己感兴趣的项目,从中获得多领域的相关知识、经验与能力。STEM是一门强调凸显以幼儿探究、体验为特点的课程,旨在能够提升幼儿科技素养,关注幼儿经历,关注其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4.
95.
96.
课堂追问是一种教学的艺术。有效的追问能打开学生思考的大门,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之更好地去掌握、学习新知识。那如何才能进行有效的追问?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时时去思考、去抓住一瞬即逝的契机。追问要想成功的运用,需要教师有灵活的教学机智,需要教师不断地去发现学生回答中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需要教9币能及时地做出正确的合理的判断,进行提醒、补充。  相似文献   
97.
了了和蜗牛     
有一天,了了在阳台上惊喜地发现了一只蜗牛,只见它软软的身体半缩在螺旋形的贝壳房子里,不时地伸出头上的两只触角,一对小眼睛偷偷地打量着四周。 了了想:“小蜗牛多可怜啊,它那么胆小,连出门也得背着小房子,以防别人欺负它,可它从不咬人。”正在这时,了了的小芦花鸡看见了蜗牛,“咯咯咯”地飞跑过来就要啄蜗牛。了了急忙一只手护住小蜗牛,挥着另一只手驱赶小芦花:“走开,走开,蜗牛是我的好朋友,不许你欺负它。”小芦花看  相似文献   
98.
初为人师     
年幼时,常在家模仿老师的样子“津津有味”地讲课,想像着我就是老师。而今,那都已成为现实。初为人师,我也经历了短暂的不适应,但很快我就喜欢上了这些天真的孩子们。也许因为我本身也是一个孩子,我乐意孩子们围着我问长问短,心里特别地甜蜜。  相似文献   
99.
初中教育作为学生的一个重要的过渡学习过程,初中教育相对于小学教育是进一步的扩展,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作为此时的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开始阶段,对当今的社会产生了自己的认知和自身的价值观体现的迫切要求。怎样才能通过初中语文教育的方式,对当今初中生的德育、心理、品德修养给予正确的辅导教育引导,成为现今初中语文教学的一大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0.
从人的社会交往活动来看,大凡成功的合作都是“互动”的结果。课堂教学是特定条件下的社会交往活动,师生同样需要互动。教师作为主导如何引领整个语文教学在互动中创新,达到培育学生的目的。下面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