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腹肌的解剖学位置决定:良好的腹肌,有助于保持女性内生殖器官—子宫的正常位置;可以储备产力,防止因腹壁松弛造成的的胎位异常及难产;可以帮助缓解、避免妊娠期期间的某些不良反应;强韧而不过度发达的腹肌是女性形体曲线美的基础,产后女性加强对腹肌锻炼,可以促进体型恢复;保持腹肌适度紧张是女性姿态美的关键.  相似文献   
22.
基础教育校本化科学民主管理体制日益完善,而"教育寄语"确是一种思想和感情互动的文体形式。本文就笔耕体验,简约介绍这种教育应用文体的内涵与形式、特点与功能、立意与要求,以飨广大班主任教师。  相似文献   
23.
教育论文是教育工作者根据工作实践的体验,综合运用教育专业的基本理论和知识针对教育教学和校本研究等一般现象进行较为深入的探究,并阐述学术见地,是具有一定学术价值和应用意义的析理性文体。教育论文是一种应用性很强的、也具有一定规范性的学术论文,就其论题的内容和性质而言,可分为总结教育教学理性经验的论文和阐释教育教学方法的论文。就教育论文的文体功能而言,可分为传播性教育论文和检测性教育论文。传播性教育论文是借助公共传播媒介,使作者的研究成果得以受到社会的承认和交流,发挥出论文学术价值的社会效益。它包括在报刊杂志上发表的及在各种教研学术会议上交流宣传的教育论文。检测性教育论文是指为检测教科研学术水平而撰写的论文,比如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成果论文、教科研培训成果论文、教研成果论文、教师学历培训毕业论文、学年论文等。如果这类教育论文也通过媒体在社会传播宣传交流,那么它的交际范围和性质已升华为传播性教育论文之中,但其主要功用还是应用于教师专业成长的考核与检测等评价上,以培养提高教育工作者撰写教育论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24.
历来的研究者都公认七古和七绝最能代表李白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北宋苏轼早就指出李白诗“飘逸绝尘”(《书学太白诗》)的特点。南宋严羽在以他与杜甫诗歌作比较时,又强调了“飘逸”的特点,并举他的歌行名篇《梦游天姥吟留别》、《远别离》等作代表。明初高(木秉)重申严羽之说,再次突出了“李翰林之飘逸”是“盛唐之盛”的观点。 李白七言古诗一开始就走着歌行诗的路子。它的直接渊源虽是汉魏六朝乐府诗,却也受了初唐诗人的影响。但李白“瓢逸”诗风的形成,却有更早、更重要的渊源。 一般研究李白的学者,比较注意他尊重《诗经》传统,反对雕饰造作,指出李白诗反映了唐代前期进步诗人对六朝“绮丽”余波泛滥初唐诗坛之不满和对开创盛唐崭新诗风的要  相似文献   
25.
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协作共同体涉及职业院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政府部门,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呈现主体构成的多元性、价值愿景的统一性、运行机制的系统性、创新实践的协同性等应然状态,同时面临协作参与主体不一、协作达成愿景不强、协作创新实践不多、协作运行机制不活等实然困境,必须坚持明确身份关系、凝聚价值共识、加强模式创新、推动机制完善、促进成果共享等使然进路,以有效助推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高质量建设。  相似文献   
26.
過渡時期中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的歷史任務,就是逐步地實現農業社會化,以增產更多的糧食与工業原料,来提高廣大人民的生活水平。而農業社會化的具體內容,则是生產關係的合作化与生產工具的機械化。雖然,在進度上農業合作化与機械化兩者並不平行。根據蘇聯的經驗,合作化的發展要比機械化来的更快,但是,随着国家工業化的推進,到一定的時期,機械化就會以更大的  相似文献   
27.
  恕等 《内江科技》2014,(4):124-125
<正>本文分析了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的互动关系,并将影响因素作为互动关系指标进行研究,利用包含互动影响因素的交通需求预测模型和土地开发余量模型量化二者关系,建立基于仿真软件vissim的仿真平台,进行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28.
十九世纪后半叶,英国的进化论学者达尔文提出了人类起源于古猿的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全面地、精辟地论证了劳动在人类起源中的作用,提出了劳动创造人类的伟大学说,阐述了从猿到人,人类社会从野蛮到文明的规律.列宁则对其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概括性的总结.马列主义经典作家的上述理论,对我们深入研究和正确理解人类起源、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