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323篇
科学研究   47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12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4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王瑾 《学周刊C版》2014,(3):62-62
传统的农村课堂曾被简单概括为“填鸭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大多以教师直接讲述为主,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师为天”的思想导致学生没有发言权和自主性,因而学生厌学情况比较严重,师生关系紧张,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的目标。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并为教师转变观念、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12.
技术环境悖论认为技术同时是环境变化的起源和补救方式。中国工业加速发展不仅带来了技术进步和工业繁荣,也导致了一系列生态问题。在测算2007—2011年中国各地区超效率生态效率的基础上,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分析工业技术对生态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中国的生态效率自东向西逐渐降低,资源环境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2)虽然整体上工业自主创新和创新成果转化仍未摆脱粗放特征,但东南沿海地区自主创新对生态效率已呈显著正效应;(3)整体上高技术行业对生态效率的正效应显著,但中西部地区仍应加快完善高技术行业以促进生态正效应显现。  相似文献   
113.
技术环境悖论认为技术同时是环境变化的起源和补救方式,中国工业加速发展不仅带来了技术进步和工业繁荣,也导致了一系列生态问题。本文在测算2007-2011中国各地区超效率生态效率的基础上,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分析工业技术对生态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中国的生态效率自东向西逐渐降低,资源环境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2)虽然整体上工业自主创新和创新成果转化仍未摆脱粗放特征,但东南沿海地区自主创新对生态效率已呈显著正效应;(3)整体上高技术行业对生态效率的正效应显著,但中西部地区仍应加快完善高技术行业以促进生态正效应显现。  相似文献   
114.
~~快乐的小印第安人@王瑾!浙江杭州  相似文献   
115.
漂亮的团扇     
~~漂亮的团扇@王瑾~~  相似文献   
116.
乡情·乡音     
  相似文献   
117.
分析了我国目前普通高校体育改革停滞不前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没有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容纳入体育课之内,所以没有活力与特点。从教育发展、人人享有健康、终身体育等方面的需要,论述了普通高校体育继续深化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应将中华民族传统养生体育文化纳入高校体育课程之内的主张。指出教师应不断更新观念、知识,提高技能,以适应深化改革的需要,并做深化改革的闯将。  相似文献   
118.
119.
4月30日,四川省暨成都市纪念"五四"运动85 周年中学生成人宣誓仪式在成都市49中举行。今年的主题是"建文明城市,做文明青年",旨在引导广大中学生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创建全国首批文明城市"的号召,从"迈好成人第一步,争做注册志愿者" 开始,以实际行动投身到创建活动中来。来自北京师范大学成都实验中学、成都市三中、成都建设学校等部分中学、年满18 周岁的学生代表参加了成人宣誓仪式,同学们还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我是志愿者"的横幅上庄重地签上了名字。  相似文献   
120.
1.血液里有许多小小的白细胞,它们就是人体的卫兵。2.身体有了伤口或者吃了不干净的东西以后,病菌就会趁机溜进来。1.病从口入——不洗手就吃东西。2.被传染——和生病的人离得很近。3.身体有了伤口或者吃了不干净的东西以后,病菌就会真机溜进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