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教育   25篇
各国文化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自从党的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以后,中国农村的变革步伐最快,成效最大,有力地推动了城市各行各业的改革,也对文学创作和批评提出了新的要求。时代呼唤着文学一同前进。要真实地表现和正确地评价今天的农村生活,文学工作者必须具备改革者的头脑和眼光,热情和胆识,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从不同角度对生活的诸多侧面和层次进行考察,分析研究复杂的变动着的社会关系,和作为关系总和的各式各样的人。正是在这个方面,目前存在着较大的认识上的分歧。因此,克服这些  相似文献   
22.
施蛰存写于上世纪30年代的一批心理分析小说,被楼适夷误批为新感觉主义,又被严家炎错划为新感觉派,应该彻底纠正。严著中的中国新感觉派的概念不能成立,既违反基本的逻辑常识,又不符合事实,犯了虚假论据等错误。施蛰存所根据的弗洛伊德心理分析学,是探索人性的伟大科学假说。不懂心理分析,袭用划成分式的左翼文学批评法,正是严著所反对的"异元批评"。  相似文献   
23.
24.
王福湘 《西江大学学报》2002,23(3):10-12,59
在为陈独秀辩诬的任务完成之后,迫切需要宣传和弘扬陈独秀的伟大精神。独秀精神的基本内涵是:永远寻求真理努力实践的精神,永远执着民主和科学的精神。这些精神具有陈独秀的特质,而且已经化为他人的人格操守,他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最优秀的楷模。  相似文献   
25.
中国文化中存在虐恋现象,中国人的性心理中存在虐恋倾向,乃是不争的事实。现实生活中有带虐恋倾向的游戏和表演,文学作品中也有含虐恋意味的描写,不过在多数情况下遭到主流文化的压抑、扭曲和否定,不能自由发展。在远离庙堂的民闻,尤其在少数民族和边远地区,主流文化的统治力量相对薄弱一些,人性的展示也就相对比较自然和充分,生命更显活力,生活更有乐趣。其中一个方面就是虐恋。不仅民间艺术和通俗武侠小说,就是一些在文学史上有名的文人作品中,偶尔也可看到虐恋行为的描写。在现代性心理学的意义上表现虐恋主题、具有虐恋自觉的中国现代文艺,首推1927年田汉构思作词拍摄成功的电影《湖边春梦》。1998年秋天,意大利歌剧《图兰多》和川剧《中国公主杜兰朵》几乎同时在北京上演,被传媒誉为“世界级的文化对话”,而对话的心理基础正是人性中固有的虐恋倾向。  相似文献   
26.
王小波对中国文学最值得重视的贡献,是自觉地从西方文学获得资源,创造了现代意义的中国虐恋小说,其贯穿始终的男女个体间虐恋关系的描写,具有独立的性社会学和美学的价值。李银河介绍西方虐恋理论和实践的《虐恋亚文化》是解读王小波小说的一把钥匙。但理论上把社会受虐和性受虐两种倾向混为一谈的模糊,却使作家的性幻想产生了某种迷误;而把《0的故事》作为推荐给中国人的西方虐恋文学范本,也暴露出作家思想上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27.
本文以《红旗谱》、《青春之歌》、《山乡巨变》和《创业史》为例来探讨当代文学的版本问题。在认真分析和比较的基础上,作者认为:不论从思想还是艺术上看,四部作品的修改版均比初版本逊色,有的可以说是失败。这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值得探究的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现象,它从版本的角度揭示了当代文学的某些特质和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