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5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1.
教育产业化,是近来我国教育界争论最多的问题之一。“教育应该产业化、教育需要市场化”与“教育不能产业化、教育岂可市场化”两种截然对立的呼声,时高时低,不绝于耳。“产派”(姑且以此称前者)认为教育的出路,乃至于中国经济的出路之一,就是要将教育,甚至包括义务教育,全面推向市场,借用市场经济的杠杆,把教育抬升到一个新的台阶之上;“非派”(不妨以此称  相似文献   
12.
美国大学校长角色处于一个嬗变的过程,它不仅有自身的特点,而且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短期评价,流动单一,权少责多,加强干预。美国大学校长角色的嬗变原因包括:外在动力的助推,即环境的急剧变化和大学复杂程度的不断增加;内在动力的逻辑,即董事会、教师、学生等各方面力量的此消彼长。美国大学校长角色嬗变及其动力来源对中国大学校长领导制度建设具有三个方面的借鉴价值,即根植本土与嫁接西方相结合;尝试多种大学领导模式;探索多样化的选拔和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3.
教师作为一种建基于科学立场的复杂性劳动且专业性高于职业性的职业,对其专业性问题本身及其缘由的认识,需从其专业性的元理论高度,即从专业性这个概念的本质特性的高度进行解析,以此来判断作为与人类共在的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内涵中的规范性、逻辑一致性、相关性、理性性、感性性、专业性度、社会历史性以及实践合理性等本质特性。同时,在教师的专业性与不专业性之间离析出合理界限,希望为认识处于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热潮中的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质量提升问题开阔理性视野。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探讨研究了E-learning学习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结果表明E-learning作为伴随着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对初中生物教学具有非常大的辅助作用,不但可以弥补学校教育中的不足,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第三届高校校史研讨会于1993年4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全国18所著名大学的40位校史研究专家参加了研讨会。会议交流了各校编写校史的进展情况和经验体会,在前两届高校校史研讨会的基础上,进一步就如何编写我国高校校史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会代表一致认为:编写高校校史的基本任务是“存史”、“教化”和“资治”、即揭示百年来我国高等学校创办、发展的历史真相,总结一个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经验和教训,为当前与未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  相似文献   
16.
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三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发达地区纷纷提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目前,北京、上海等市均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江苏自2000年起在各省当中率先跨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门槛(在校大学生人数占18-22岁适龄青年总数的15%)以后,现正朝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纵深阶段发展。其他省区也相继制定了性质类似、指标不一的高等教育发展规划。至于如何才能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记得曾有人主张要“九轮并转”,即普通高校扩招、扶持民办高校、开办网络大学、中外联合办学以及大量招收“五大生”等。就途径或手段而论,“九管齐下”,可谓足矣。本文谨…  相似文献   
17.
郭秉文提出的"四个平衡"的观点既是他的办学理念,也是他的大学教学思想。"通才与专才平衡",可以使"通才不致流于空疏,专才不致流于狭隘";"科学与人文平衡",强调科学与人文并重,优秀民族文化与先进世界科学技术并重;"师资与设备平衡",是说所谓"大学"者,既是"大师"之谓,亦是"大楼"之谓;"国际与国内平衡",是说要想把大学办成国内外的学术中心,就必须博取百家之长、广求世界知识,以使学生放宽眼界、开拓心胸、广纳人类无限的知识和智慧。南京大学传承了这些思想,并创造性地运用于教学活动之中。  相似文献   
18.
19.
大学校长在办学中生成其主体性的终极价值在于提升大学办学效益,办学效益的提升是围绕"知识文化"的剪裁与传播这条主线进行的。知识文化存在与传播的基本空间有政治场域、文人场域与民间场域三大场域,办学效益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大学校长办学中引领大学对存在于这三种不同场域的知识文化进行剪裁与传播来提高的。大学校长办学的主体性之价值以及大学教育活动的价值,在广义上都可恰如其分地反映和再现于对这三个场域的知识文化进行自主剪裁与传播的活动中。  相似文献   
20.
文化的嫁接与自主是日本大学文化发展的基本逻辑,文化嫁接主要表现为文化反思和文化主动,文化自主主要表现为文化自信和文化坚守,嫁接与自主的相互促进实现了大学文化的自我超越。历史上,很多学者都对日本文化的"传统"进行过深入的探索。其中很多研究都反映了日本文化具有善于吸收外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