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教育   36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1.
吕叔湘先生在《近代汉语指代词》一书中,谈到“自家”和“人家”这一组相对的人称代词,并指出“咱”即是“自家”的合音字,论述透辟精到,令人折服。其实,在这一组互对的人称代词中,不独“自家”有合音字,“人家”一词亦有合音字。只是由于各地不大统一,使用范围不如“咱”字那么普遍,故未引起人们的注意罢了。 “人家”二字合音,在山西方言中大体有三种情况:(一)在晋东南地区读作ra;(二)  相似文献   
12.
一八一 嗔 《说文》三上:“(讠真),恚也。”段注:“今人用嗔,古用(讠真)。昌真切,十二部。”河东方言称责怪、恼恨为chu,本字即“昌真切”之“(讠真)”,今多作“嗔”。如说:“你这样说,他会嗔你的。”“他嗔你那天没帮他说话。”此“嗔”今普通话口语中多用“吃腻”,书面语偶或见之。而古籍中则颇习用,兹举隋唐五代时的例子。如《敦煌变文·父母恩重讲经文》:“……阿娘几度与君  相似文献   
13.
古丝绸之路的开拓者,西汉著名外交家、探险家博望侯张窍,陕西城固人。《史记》明确记载,张骞“家在汉中”。至今在汉中城固县西3.5公里处的饶家营村尚有“汉博望侯张骞墓”,建筑宏伟,林木扶疏,是人们时常瞻仰的地方。而在山西运城市也有一座“汉博望侯墓”。它位于中条山下硝地岸畔的底张村。《运城地名志嫩:“底张村系因张窍葬埋于此而名。”另据《解州全志》记载,早年村中还有一座“张公词”,是为祭祖张着而立的。河东既非张窍故里,也不是他居官之所,为什么这里会有他的墓和何呢?这就要从这位著名外交家的“大夏清结”说起了…  相似文献   
14.
战国时期魏国大将爨襄因功封于安邑,即今夏县爨村。因嫌爨字笔画繁多,简化为“全”;晋末爨氏迁云南,爨又简化为“劝”“寸”;唐代爨人赴长安献艺,后人又改“爨演”为“串演”;明初安邑爨村人迁京郊,立村曰“爨里安口”,为简化改称“川底下”。总之,随着河东爨氏(包括爨姓、爨人、爨村人)的迁徙,“爨”字先后有了“全”“劝”“寸”“串”“川”等各种简化的写法。  相似文献   
15.
六十一 敧 河东方言称吃饭用筷子取食物为jì。按,此jī字当为‘敧”。《说文》:“箸,饭敧也。”《广韵》:“敧,居宜切,音羁,支韵。以箸取物也。”《太平御览》引《通俗文》:“以箸取物曰敧。”箸,《礼记·曲礼》谓之“梜”:“羹之有菜者用梜。”《注》:“梜,犹箸也。今人或谓箸为梜提也。”故敧菜亦称“梜菜”,今通作“夹菜”。  相似文献   
16.
柳宗元是否回过河东,主流看法一直持否定态度。认真翻检《柳宗元集》,新发现《游黄溪记》有"北之晋"之言。分析该文语境,联系《送独孤申叔侍亲往河东序》《晋问》以及河东传说之描述,基本可以肯定柳宗元在贞元十七年(801)回过河东。  相似文献   
17.
四十一 可 《西厢记》二本三折[乔木查]:“我相思为他,他相思为我,从今后两下里相思都较可。酬贺间礼当酬贺,俺母亲也好心多。”曲中“较可”二字,吴晓铃先生注曰:“减轻。可,语助词。”(见吴注《西厢记》,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五八年版)王季思先生注曰:“唐人诗:‘记得玉人秋病较。’较谓病轻也。可,助辞,较可犹云轻可,元剧屡见不鲜。”(见王注《西厢记》,上海古藉出版社一九七八年版)按:  相似文献   
18.
蒋星煜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西》学研究专家。近读蒋先生大著《西厢记考证》,深感获益匪浅,启迪良多。然亦发现个别地方有白壁微瑕之憾。比如书中《王实甫〈西厢记〉成书于金代说剖析》一文,关于《西厢记》剧中“大”读“堕”音的溯源,就令人难以苟同。谨此提出管见,希望得到蒋先生和各位方家的教正。 蒋先生这篇文章是批评已故戏曲理论家戴不凡“《西厢记》完成于金代”的观点的。在文章第二部分谈到杂剧体例演变时,蒋先生认为,元杂剧在发展过程中先后形成过两个中心,初期是以大都北京为中心,后来渐次向南发展,使得本来是南戏中心的杭州,也成了杂剧演出频繁、仅次于大都的第二个中心。这样,作为南戏演出中心的杭州,对北杂剧势必会从音韵、曲律、内容各方面产生影响。文章接着说:  相似文献   
19.
关汉卿籍贯有“大都”“祁州”河东三说,但从史籍记载、关氏作品语言特持、题材地域性及关氏与关羽关系等诸方面看,“河东说”最具优势。其它两说都有不足。  相似文献   
20.
一六一 阳门 河东方俗,以大车、平车之前后挡板谓之“阳门”,音转为“yo门”,系ang韵与uo韵相通之例。“阳门”或作“杨门”,上古已有之。《吕氏春秋·知接》:“上盖以杨门之扇。”高诱注曰:“杨门,门名。……掩以杨门之扇也。”《广雅·释器》:“阳门、(竹屏)篁、雀目、蔽,筜也。”筜,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