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以国内外训练方法理论研究的差异为切入点,从理论基础、分类标准及实践应用指导等方面对我国训练方法理论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训练控制方法层次来看,任何项目都追求建立一种行之有效的训练模式,并不存在程序训练与微机辅助训练等相互独立的现象,程序训练控制法只是模式训练法的初级阶段;从具体应用层次来看,分解训练法与完整训练法更偏向于运动技术的教法范畴,变换训练法则属于持续训练法的范畴,循环法、重复法、比赛法按照对训练主体的刺激目标与生物性发展效果,都可归类于间歇训练法大类中。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传统武术训练理论的本质特征,分析传统武术训练理论的构建要素,进一步推进武术训练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转型,文章以现代训练学中,对于运动训练过程需要研究和解决的“三个基本问题”的理论阐述为切入点,对传统武术训练理论进行深度扫描。结论:传统武术训练以经验性学说来做主要理论支撑,使其在专项竞技能力训练方面的研究放慢和迟缓;传统武术训练中“较技”目的不明确导致其训练方法呈现出“碎片化”,未能形成体系化的构建趋势;传统武术在其演化过程中由于偏重于表演性的视觉效果,致使对于对抗性能力要素训练的忽视和训练负荷安排缺乏整体性与科学性。未来传统武术从业者应秉承传统武术训练核心理论的科学内涵,吸取现代体育科学的理论知识,科学有效地构建武术的话语体系和方法论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