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各国文化   2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文对古今学者关于《史记》“互见法”的阐述作了较详细的辨析,同时结合有关资料,对《史记》“互见法”重新加以解释和具体分类说明,并在此基础上对“互见法”的作用作了进一步的探讨和阐发。  相似文献   
12.
"翱翔",古籍中多数指人的遨游,并非指今之空中飞翔之意."昭假",义为昭格,假与格古籍中并非全为"至"义,多数用为"告"义.古籍中常见的"昭假"应是"昭告"的意思.此二词之原义,后人多不明,以致误解.  相似文献   
13.
《鲁颂》四诗颂美鲁僖公,均鲁僖公生时所作。鲁僖公收复常与许而修建寝庙,奚斯因其事而作《閟宫》。其事、其时于诗中皆有线索可寻。其他三诗亦大抵时臣奚斯、史克颂鲁僖公之诗。《鲁颂》纯为颂美,无告神之事。  相似文献   
14.
《周颂》是西周特定时代之特定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诗篇,具有突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周颂》中的周初诗篇强调继承文德、保守天命,体现了周初统治者突出的敬业意识;而西周中、晚期《颂》诗则只强调求福禄于神祖。这反映了周代统治者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的思想和精神状态。《周颂》宗教色彩、神灵意识淡薄,抒情、描写多针对现实,具有突出的理性特征。这种理性特征是西周思想文化背景的反映,它与《尚书》等史籍中所反映的西周统治者的理性思想是相符的。《周颂》在艺术形式上显示出中国诗歌在形成之初的诸多原始性特征,这与《鲁颂》《商颂》形成鲜明的对比。  相似文献   
15.
16.
“翱翔”,古籍中多数指人的遨游,并非指今之空中飞翔之意。“昭假”,义为昭格,假与格古籍中并非全为“至”义,多数用为“告”义。古籍中常见的“昭假”应是“昭告”的意思。此二词之原义,后人多不明,以致误解。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质量和教师教学的质量,我们对淮阴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进行了古代文学教学改革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基本摸清了学生对古代文学教学的评价和期望,这对促进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提高古代文学教学质量具有很大的参考意义和价值,为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提供了很多思考和启发。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质量和教师教学的质量,通过对淮阴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进行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问卷调查,初步了解学生对古代文学教学的评价和期望.这对促进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提高古代文学教学质量具有参考意义和价值,为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提供思考和启发.  相似文献   
19.
《大雅·卷阿》是君王出游时臣下所献之诗,诗歌所颂对象“君子”应该是西周天子,《卷阿》所咏之事似为其时之君臣对歌.臣下借与天子答歌之际而陈诗以颂美、祝祷,并借此以委婉的微言讽谏,是《卷阿》的诗义.《诗经》中一诗有前后转折、变换句式和抒情方式的例子甚多,这是诗人的一种写作技巧和手法,因而,《卷阿》并非两首诗错简而合为一诗.  相似文献   
20.
<大雅·卷阿>是君王出游时臣下所献之诗,在西周诸王中,穆王以喜爱游历著称,有史籍记载为证.<卷阿>位于"正大雅"之末,处于由治转乱、由盛转衰的特殊位置;与之相应,穆王时期是西周极盛时期,其下接厉王,正处于由盛而衰的时期.<卷阿>是<诗经>中惟一出现凤凰的诗篇,而凤凰崇拜在西周穆王时期达到极致.分析、考查<卷阿>的内容及其特殊位置,有诸多证据可以证明此诗作于西周穆王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